第234章 有钱花不出去 (第1/2页)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234章有钱花不出去经过一番愉快的交流,最终乔森代表兰登书屋如愿获得了《套马人》、《追凶》和《情人》三部作品的出版权。 签署完协议之后,乔森对林为民道:“林,还有个好消息忘了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 “《霸王别姬》即将登陆几个英联邦国家!” 林为民和兰登书屋签署的协议内是包括了全球比较重要的英语国家的,因为兰登书屋在这些国家都有出版和发行渠道。 只是之前接近两年时间,《霸王别姬》却只在米国地区发行销售。 如今扩大发行和销售范围,也说明了兰登书屋对这部的看好。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看来未来我又可以收到一笔不菲的稿费了。” 乔森得意道:“林,不光是稿费。你要明白,以我们兰登书屋的影响力,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名声将会蜚声国际,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作家!” 我信伱个鬼! 这帮老米真是吹起牛逼不打草稿。 《霸王别姬》到现在出版两年了才卖了几十万册,你就敢夸口让我蜚声国际,你这让后世那些畅销上千万册的作家们情何以堪? 不过,乔森的话也不是无的放矢。 首先兰登书屋作为一家跨国出版集团,确实是有这个能力的。 他们在最开始运营《霸王别姬》这部的时候,步伐迈的很小,准确的说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想法。 《霸王别姬》在米国这两年,几乎没有消耗到兰登书屋什么像样的宣传和推广资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部能够做到连续两年超过10万册这个畅销书最低标准,就足以证明这部的潜力。 如今经过两年的时间,已经初步验证了《霸王别姬》的市场受欢迎程度,兰登书屋自然不甘心于只在米国本土销售这部。 因为有着语言和文化的便利条件,兰登书屋在全世界其他的英语国家是有着强势的出版发行渠道的,这个时候没有理由不用上。 他们相信只要运营得当,《霸王别姬》这部一定会为公司带来不菲的利润。 毕竟这两年时间,在几乎不投入什么资源的情况下,《霸王别姬》已经为公司创造了数十万米刀的净利润。 而相比于米国来说,全世界的英语国家才是他们图书销售的大头。 所以,乔森才会说,林为民的《霸王别姬》有成为常销书的趋势。 在米国的图书市场上,每年都会有很多的畅销书,但只有那些常年占据在畅销书排行榜的书才会被称为“常销书”。 这一类图书几乎是每一个出版社的命脉所在,有了这样一本书,出版社就相当于是有了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对于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稳定作用。 协议签署完成后,林为民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一是等着兰登书屋那边翻译好书稿,确认内容,包括书封、装帧设计等内容。 二是等着收稿费。 和最开始出版《霸王别姬》时的小心翼翼相比,兰登书屋这次的手笔要大的多了。 《霸王别姬》即将面向大部分英语国家铺开销售,算上米国本土的加印数量,这次的加印数量达到了惊人的60万册。 再加上稿费标准的再次提升,仅这一次的加印,就给林为民带来了近78万米刀的收入。 老蒙听着林为民谈到他的稿费收入时,差点没叨上气儿来。 “你……你说……多少钱?” 林为民上前扶住他,“你别这一下子过去了。” “多少钱?”老蒙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只关心林为民的稿费,他从来没这么关心过为民同志。 “78万米刀,这回不是商量着把稿费标准提上来了吗?高了一大半呢,这一下子稿费不就多起来了吗?” 蒙伟宰望着林为民,以前《霸王别姬》在米国出版是十几万米刀的稿费,这回一下子蹦到78万米刀,抢钱也没这么快的啊! “哎呀!你说这钱应该怎么花呢?”林为民有点犯愁。 蒙伟宰看着他这副表情,跟吃了答辩一样。 怎么花? 扔水里听响呗! 德性! 一旁的覃朝阳问道:“他们这回来,不是要带走你好几部吗?那些稿费呢?” “那几本还没翻译好呢,再收到稿费最快也得是下半年了,三部稿费全到账的话,明年年中都算是快的。” 覃朝阳八卦道:“那能有多少钱啊?” “估计加在一起二三十万吧。” 覃朝阳感到意外,“怎么才这么点儿?” “这么点儿?”林为民看向老覃同志。 介位同志,我给你个机会好好组织一下语言! “我的意思是跟你这本《霸王别姬》比起来。”覃朝阳解释道。 “不能这么比啊,《霸王别姬》出版多长时间了?这次光是加印就六十万册。那三本还没被市场验证过呢,乔森他们打算起步首印十万册试试水。 想当年《霸王别姬》首印才三万册,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覃朝阳听完林为民的解释点了点头,“那你收稿费的时候还在后头呢!” “也不一定,要是市场反响不好,人家兴许不再加印了,还收什么稿费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