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_第四百六十四章 登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登基 (第2/2页)

人头皮发麻,常炜、王猛固然忠心耿耿,但第二代第三代,很难保证……

    相权天生克制皇权,一旦失去平衡,很容易重蹈曹cao、杨坚之覆辙。

    西晋一朝,一个洛水之誓再加一个当街弑君,破坏了汉魏以来的权力规则,捅破了君臣之间的那一层窗户纸,所以整个十六国南北朝权力更迭异常频繁,君臣之间斗争一场惨烈,走上权臣之位的,鲜有不走最后一步的。

    别说君臣之间,连父子兄弟之间都血rou横飞……

    所以诸葛亮、慕容恪才会显得特别亮眼一样。

    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丞相设置容易,想要裁撤,就没那么容易,李跃觉得采取群相制度更符合历史规律。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又分散了相权,避免权臣出现。

    以后但凡加了平尚书事,基本都是宰相,可参决国家大事。

    变化较大的是武将。

    汉魏以来,以大司马、大将军、大都督、骠骑、车骑、卫将军为尊,十六国武夫横行的时代,万把人就敢自称天子的大有人在,兵权同样不能集中。

    曹魏的四征将军、都督,比唐朝节度使的权力还恐怖。

    李跃不敢这么玩。

    分前后左右四将军,其下左右卫将军,左右领军将军,左右抚军将军,左右镇军将军,左右骁骑将军。

    魏山前将军,董闰左将军,贾坚右将军,徐成后将军。

    以高云为左卫将军,梁啸为右卫将军,张蚝为左领军,曹堪为右领军,吕光为左镇军,鹿勃早为右镇军,秦彪为左骁骑,糜进为右骁骑。

    其他刘牢之、诸葛侃、李屹、赵贺、窦封等人录前后功,皆封将军。

    战时,由李跃指认一人为都督,战后收回兵权。

    左右将军以后根据战功可以再增加。

    日后统一天下,会设置左右大将军。

    咽喉要冲之地设督,如壶关督、上谷督、三藏督、合肥督、乐安督等,且屯且守。

    以梁国的国力,没精力铺张浪费,祭拜天地之后,又祭拜了李家的宗庙。

    接着便是大赦天下,减免田赋,也让百姓沾沾光。

    即便是缩减版的仪式,也让李跃累得够呛,感觉就像一个提线木偶。

    不过文武百官却乐此不疲,就连五大三粗的魏山都弄了一身朝服,满脸横rou,看起来特别别扭。

    邺城更是沸反盈天,欢声笑语随处可见,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比元日还要喜庆。

    李跃下令取消宵禁,让宿卫、校事府增加人手,巡视全城即可。

    车驾所过之处,万民拱手:“恭贺陛下!”

    以前觉得王和皇帝差不多,但称帝之后,心境有很大不同,感觉肩头的压力更大了。

    享受多大权力,就有承担多少责任。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天然就有一种使命感,有种天地皆在指掌之间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不是凡人,而是主宰,也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皇帝膨胀过头了。

    不过李跃还能维持原本的心性,皇帝不仅要对华夏文明负责,还要给后世一个交代,尤其是第一代的开国之君。

    一个朝代能达到什么高度,基本取决于前两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