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上烤 (第2/2页)
“汝主之意,孤心领了。”李跃挥挥手。 “在下告退。”薛赞识趣的没有多言,就这么退下了。 李跃一个人思索了很久,心中逐渐有了决断。 不过还是要征询一下常炜、王猛、周牵的意见。 常炜和周牵休沐完毕,一个返回尚书台主持政务,一个正准备调集奴隶北上幽州开垦田地,修通水渠。 “石氏覆灭以来,天下称王称天子者不知凡几,殿下扫灭群丑,功德已极,可进尊号。”常炜点头同意。 “大梁人心归附,殿下进尊号,可激励人心。”周牵自然不会反对。 算起来,李跃已经推辞过两次了。 国中舆论、情绪基本都到位了,燕国被赶回辽东,梁国一家独大,现在不称帝,就有些对不起在战场上冲杀的将士们。 他们浴血奋战,绝不是为了尊奉司马家为正溯。 而只有自己进一步,麾下文臣武将才能跟着进一步。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王猛道:“不妨先透出风声,探一探各州县举动。” 忠于晋室之人肯定还有,历史上苻坚一统天下二十多年,南征江东时,仍有人心念东晋。 “景略之言是也!”李跃当即点头同意。 邺城自然鼎力支持。
大河两岸州县受尽了胡人的欺压,李跃称帝他们自然鼎力支持,劝进的奏表雪片一样飞入邺城。 各种麒麟现世、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不过淮水诸州县却一片沉寂。 这些区域与江东联系紧密,桓温的庚戌土断吸引了不少人。 所谓庚戌土断,其实就是将土地分给南下的流民。 江东有大义名分在手,司马家毕竟有近百年的老招牌在,吸引了不少人。 李跃令驻守许昌的高云南下,率两万黑云军入驻寿春,震慑淮水两岸。 如果这是一个脓疱,李跃不介意现在就将其刺破,以免将来桓温北伐时,这些人里应外合。 称帝之事,也不可能因为一小撮人反对而终止。 李跃翻看着淮水两岸的奏表,意外发现谯县崔宏的名字。 一个县令的奏表,自然被压在下面。 别人的奏表都是祥瑞现世,崔宏上来的却是满满的干货:“三皇、五帝之立号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然梁乃小国,为秦所逼,迁至大梁,今苻坚立秦号于关中,殿下以梁为号,大不吉也,今国家一统关东,定都于邺,应运龙飞,当易梁为魏,夫魏者,天下名州之上国,利见玄符,虽是旧邦,受命惟新,愿殿下夺之。” 梁惠王因避秦之威,而不得不迁都于大梁,遂有梁之号。 于当下实势而言,不太吉利。 而且以梁为号的国家没几个能成事的,不够气派。 不过“魏”这个国号也有很多问题,弄得像是冉闵的继承者一样,再说曹魏也没有一统天下。 称帝之后,国号就定了,所以不得不谨慎。 李跃心中一动,汉唐、汉唐,能跟大汉媲美者,唯有大唐也! 李家的人,不弄个大唐出来,实在对不起老李家的列祖列宗。 追本溯源,古唐国恰好在中山一带,后来才迁徙至太原一带。 既然是新朝,就要立一个新的国号。 “魏”都被人用烂了,兆头比“梁”好不到哪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