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劝降 (第2/2页)
向百姓开放。 御史和校事一明一暗,查访全国各地,豪强和官吏是重点查访对象。 李跃本以为在自己的励精图治之下,应该海晏河清,然而还是查出了一些为非作歹的豪强和官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只要稍一松懈,就会有人顽强的冒出头。 李跃只能加大打击力度,一旦御史和校事的证据合上了,轻则发配边地,重则斩首示众。 御史和校事也会不定期的明察暗访。 不过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不少。 总体上,各州县还是积极向上的,军中有军功爵制,地方上也有完整的上升通道,凭政绩升降,尤其是尚武堂出身的官吏,兢兢业业,深得百姓爱戴。 其中谯县的政绩尤为出色。 崔宏根据崔家《四月民令》编出口诀,教授百姓,又亲自下田,劝课农桑。 农闲时,别的县都是各家各户渔猎,崔宏却编练青壮,男人上山围猎,女人采摘,又围堰为池,蓄养鱼苗。 还帮助附近几个县平定了几伙山贼,设置赈抚院,收养孤老,赢得整个泗州的交口称赞。
谯县人口增长最多,附近无家可归悉往投之。 李跃一阵欣慰,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人只有经历些挫折才会成长。 “殿下,拓跋什翼健、苻坚都拒绝出兵太原。”张生野禀报。 “果然如此!”李跃并没觉得意外。 张生野道:“细作传回的情报,拓跋什翼健暗中联络慕容恪、慕容垂、苻坚,欲结盟对抗大梁!” “痴心妄想,就凭他也敢与孤相抗?”李跃一阵冷笑。 燕国已经被打残,而且正陷入内乱之中,慕容恪能容纳可足浑氏、慕容评、慕舆根,但这些人却未必能容忍他,燕国正在上演新一轮的斗法。 太后可足浑氏发动慕容评、慕舆根,追究战败之责。 而苻坚正在攻打凉州,遇到宋混的坚决抵抗,暂时无暇东顾。 也就拓跋什翼健还在痴心妄想,寄希望于合纵连横的老套路。 自从拒绝归还代郡之后,他就心生怨恨。 王猛拱手道:“事不宜迟,臣率三万黑云军,劝降慕容垂,能劝降最好,不能劝降,则与其结盟。” 都提着刀子上了,还是“劝降”?分明是刀夹在慕容垂的脖子上问他降不降…… 这年头办任何事,没有刀子在前顶着绝对办不成。 “三万会不会太少?慕容垂若是孤注一掷,岂非适得其反?”李跃心中一乐,慕容垂也算一代名将,可惜遇上了王猛,被踩在脚下动弹不得。 “足矣,慕容垂乃丧家之犬,以三郡之地夹在各大势力之间,焉能长久?臣若不去,若其投奔苻坚,为害甚大!且府库粮草不足,只能承担三万大军两月之粮。” 拓跋什翼健不足为虑,但慕容垂若是投奔苻坚,问题就有些棘手了。 氐秦在冯翊有苻飞,蒲坂有邓羌,两人都是万人敌,再加上慕容垂,太原这一战就要旷日持久了。 所以能兵不血刃的劝降慕容垂是最好的选择。 “那就有劳景略去一趟!”李跃没有矫情。 这件事只有王猛能办,其他人都弄不成。 慕容垂麾下三万精锐若能归梁,也算是一大助力,至于将来之事,将来再说。 有王猛在,慕容垂飞不出手掌心。 “臣领命!”王猛拱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