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五章 再胜 (第1/2页)
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两百六十五章再胜苻氏占据长安后,四面征伐,清扫羯赵残余势力,苻雄攻破刘宁拒守的上邽,。 苻健又在五丈原击败司马勋三万步骑,彻底在关中站稳脚跟。 苻氏声势日隆,实力愈强。 连并州张平都遣使称臣,被苻健封为大将军、冀州牧。 击败司马勋和刘宁后,苻氏在关中一家独大,苻健雄心万丈,在臣子的劝谏下,于长安太极前殿即皇帝位,大赦境内,诸公皆进爵为王,以大单于授太子苻苌,立五等之封,以次进之。 苻健虽然急着登基,但这一年多来,治理有方,勤修政务,减赋缓刑,抚恤孤寡,搜罗才俊,崇尚节俭,大兴儒学,废除后赵暴政,使关右快速恢复生机,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关中诸族汉化。 种种举措,逐渐得到关中士族的支持。 苻氏逐渐强盛。 而苻健称帝影响最大的不是燕国,也不是冉魏,而是荆州。 “慕容氏如日中天,犹不敢称帝,氐奴安敢如此耶!”桓温早将关中视为自己的后花园,以前苻健领着晋室的征西大将军、都督关西诸军事、雍州刺史,桓温不好动手,而现在,苻健已经撕下了自己的伪装。 而苻氏展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更让桓温忌惮。 一旦让其长成,就会重现当年强秦之势。 桓温可以允许一个混战不休的关中,但绝不能允许一个完整的关中板块。 “关中天府之国,苻健野心极大,不可令其坐大。”参军常璩拱手道。 常氏乃蜀中大族,桓温攻灭成汉后,辟常璩、王誓、王瑜、邓定等人为参军,以安抚蜀地,但王誓、邓定不从,举部众反叛,被桓温讨平。 如今苻氏在关中坐大,大破司马勋,蜀中豪族也渐感威胁。 自古关中势力一坐大,首先便会伐蜀。 “苻氏将起而未起,的确是最佳时期,然则,只恐建康朝廷不允也!”郗超提醒道。 以桓温现在的实力,灭苻氏还不算太难。 殷浩在嚷嚷北伐了两年,一直没动手,桓温上表请求北伐,建康一直不回复,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反正就这么拖着。 常璩道:“桓公无论上表多少次,只怕朝廷都不会同意。” 荆襄和江东的矛盾和嫌隙越来越大。 这两年逐渐消化了蜀中之后,桓温已经不是尾大不掉,疆域超过了江东,人口相差无几,实力更不在江东之下。 更何况桓温绝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人,随着实力的膨胀,野心也在不断膨胀之中。 江东朝廷早就千疮百孔。 王敦、苏峻都曾控制过建康,王谢荀殷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把持国政,这让一向雄心勃勃的桓温如何能安心? 桓温缺的仅仅只是大义和名分,而获取大义名分最好的办法便是北伐。 郗超道:“朝廷捧殷浩出,其意并非北伐收复故土,而在明公尔!今冉魏衰微,扬徐豫洛诸州上书请降,一旦殷浩北上,收复许、洛,声势大振,届时引中原强劲之士围堵荆襄,明公将为之何?” 桓温自然看不上殷浩,但如今形势,扬徐豫洛直接投降了,殷浩只要领兵过去接收就行了…… 而一旦殷浩接收了许、洛,大义名分声势直接超过桓温,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