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0:眼红的兄弟台(一) (第1/2页)
东南卫视。 王副台长刚开完会,立刻回到自己办公室,助理已经在等待了。 还不等坐下,王副台长立刻问道:“怎么样?” 助理立刻回答:“十一点,百家讲坛结束。锦城一台达到历史最高收视率,0.0006%。” 王副台长额头的冷汗一层层往外冒。 十五亿人的0.0006啊…… 九十多万人啊! 哪怕是东南卫视的一流节目——比如那几个婚恋节目,也就才刚刚摸到0.0009的门槛。 这特么锦城一台还讲不讲道理! 不……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孔方老师。 当初台长因为有了荣森做节目,就没有一心坚持签下孔方老师,简直是重大的战略失误! 想到这里,他嘴角一翘。 这几个月,台长成夜成夜地睡不好……他心里居然没来由地一阵畅快。 让你眼瞎! 我心里快乐,但我不说。 不过,不等他笑,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接着的肥皂剧,收视率他们掉了不少。” “但很快,肥皂剧之后的美食栏目,他们联合了锦城美食协会,收视率又拉到了,0.0004。” 艹! 王副台长心里暗骂了一声。 锦城台做美事节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他们东南卫视做美食节目,却总被全国嘲笑。 什么醋是醋鱼是鱼。 什么全省美食,第一金拱门,第二金拱门,第三还是金拱门。 “等等!”想到这里,他忽然问道:“《舌尖上的华国》呢?” “这档节目他们没播?” 助理顿了顿,还是如实说道:“没有……但各大搜索指数上,《舌尖上的华国》反超《人民的名义》了。” 该死! 王副台长已经预见到,明天绝对会有一场痛苦的会议。 “也就是说,他们的王炸在晚上……舌尖一定是吃饭的时候播效果最好,午饭没有,那就是晚饭。” “一个小时的舌尖之后,马上紧跟人民的名义……滋……” 夜晚,是锦城一台的王炸! ………… 赵鑫早就吃完了饭。 现在锦城台福利好的吓人,他这种新人居然电视台帮他们租了房间,虽然是三人一起合租,但三室两卫还带两个淋浴间。 这真没比家里差多少! 当然,如果他没有参与几部纪录片的拍摄,这些福利也没他什么事。 现在他正抱着枕头,窝在沙发上,兴奋地通着视频。 “妈!等会儿你瞅着!” “我参与的纪录片马上就要上映了!哎……怎么这么多人?” 视频那边,母亲显然在吃席。 “今天你姥九十大寿,忘了?”母亲喝了杯酒:“来,给姥祝贺一个。” 视频移了过来,一位满是皱纹的老人出现在屏幕中,一笑,只剩两颗牙。 “鑫鑫。” 你才是猩猩! 你全家都是……哦,这全家还涵盖了自己啊? 赵鑫脸一黑,但马上堆笑:“姥姥,生日快乐!” 那边七嘴八舌问了起来,哪儿上班?工资多少?这房自己的?有没有女朋友? 赵鑫被吵的头疼,连忙道:“在锦城台工作,洪江!哦,对了!” 他声音不小,顿时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他昂首挺胸:“等会儿我参与的纪录片上锦城台了!就是我送给姥姥的生日礼物!” 辽东一个县城。 大寿现场,姥姥疑惑:“什么?” 母亲凑到她耳朵大声旁:“小鑫说,等会儿他拍的电视要开播了,送你的礼物!” 顿时,恭贺声不绝于耳。 “可以啊!小鑫从小我就看他有出息!” “他当时上影视学院,我还说以后要当大明星,结果拍电视了都!” 母亲乐的眉不见眼,这孩子,懂怎么给家里长面子。 姥姥的眼睛亮了。 “上电视了?” “嗯!” “调……调台。”姥姥摸摸索索拿出老花镜,饭也不吃了,抓着一把花生坐到了电视前。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音乐传来。 此刻,全国不知道多少电视机前发出了欢呼。 影视论坛更是帖子喷泉一样往上冒! “来了来了!都给我立正!” “全国第一美食纪录片!我等了一年了都!” 一副如同敦煌壁画一般的国家版图壁画出现在屏幕上。 监制:孔方。 拍摄小组:陈静安,马东来…… 剪辑小组:宋辞,李乐,赵鑫…… 当赵鑫的名字出现的时候,远在辽东的姥姥嘴巴都笑开了,而整个坐席都沸腾了起来。 一位年轻人擦了擦眼睛:“卧槽!” “这小子说是上电视,居然是上舌尖?!” 舌尖的大名谁不知道? 居然是他参加剪辑的? 咱赵家……还真出了个文化人! 不止他一个,年轻一批的,全都目瞪口呆。 这表亲……是真的卷! 你往这儿一立,咱们还要不要活了? 伴随着短暂的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