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谈心 (第2/2页)
来。 “你知道,我是想去争一争副理事长的位置的。” 李楚涵点了点头,帮他倒了一杯茶。 “有很多事情,不到那个位置都很难动手。” “比如现在的一些条条框框,不能写灵异,不能写这,不能写那……我自己是感觉有些过了。” “可我人微言轻啊。” 李楚涵一笑:“你还人微?那我算什么?” 赵梓骆道:“对比起文娱部的那些大佬,我也就是个大点的蚂蚱。” “还有,比如国际宣传渠道薄弱……等等。” “说白了,娱乐圈就是文化话语权的体现,是自己国家意识形态的输出。” “我以前没钱的时候,就想,我有钱了,就可以谈谈文化输出的事情了。” “现在我又不缺钱,这么年轻……我还想做点实事。” 李楚涵一直不是太喜欢笑的人。 或者说,她一直都是浅笑,很少有展演微笑的时候。 这或许和她家庭有关。 此刻她只是歪了歪头。 她不理解。 赵梓骆开口想解释,可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 他忽然觉得这样的解释没什么意思。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体会到他的心态。 他还年轻,又有钱,完全不想结婚。 自己穿越过来,什么都没有,一开始的目标并不算难地就达成了。 文艺一点说,在成名后,他找不到归宿。 艺术工作者都相对感性,他找不到心灵的落点——也就是让自己感觉到安心的地方。 蓝星没有家。 尽管他有好几套别墅。 他需要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干。 既然无人能真正理解他,那就实现一下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起码,到现在为止,他都觉得非常有意义。 干劲十足。 这些话,是不可能对李楚涵说的。 他换了个叙述方式。 “我做这些,只是为了能实现自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成为副理事长吧。” “之前说的那些,副理事长才有资格去碰一碰。” 李楚涵疑惑:“可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其实,你一部部电视剧拍出来,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些都是成绩。” 赵梓骆摇头:“在你们眼中是,在文娱部眼中可不一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给出的一直都是一个IP,不至于我走了,那个地方的娱乐圈立刻垮了。” “比如我离开龙宝,龙宝娱乐圈依靠《行尸走rou》IP,托起了音乐,剪辑,特效等诸多相关公司。” “如果我去哪儿哪儿红,但离开哪哪儿垮……” 李楚涵懂了。 红的只是赵梓骆个人。 证明不了他的执政能力。 文娱协会不需要一个艺术上的天才。文化部更不需要。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统揽全局,对娱乐有独到见解的资深从业者。 “你好厉害。”她想明白了,由衷开口道:“我觉得没什么能阻挡你。” 赵梓骆失笑:“早着呢。” 现在就有一只大老虎,在路上等着他。 闲聊了一会儿,他感觉精神好了不少。 等走出大门,数位书店经理立刻走了过来。 “孔方老师,您创作完了?”新华书店的总经理笑道:“我定了一桌,给老师放松放松?” “是啊,老师,您可千万别累垮了!” “多少书迷都还等着您的作品呢!” 其他负责人立刻说道。 赵梓骆压了压手:“不急。” “鬼吹灯前传一共有四部,这才写完第一部。” “5月15号左右,能四部写完,不过,我不打算现在就发。” 负责人都有点急。 现在的书店,哪个书店不亏损? 全都是政府支持着。 不夸张地说。 现在还能有四家大型连锁书店活着,已经是政府给力了。 新华,联文,湛蓝,大众。 这就是华国仅剩的四家大型连锁书店。 其他还有一些,但基本不出省。 这四家,是全国连锁。 《鬼吹灯》贡献的利润,都足够他们好好活两年了。 居然写完了不发? 谁不急! 但又不敢问! 赵梓骆并没有难为他们,而是说:“书籍这种东西,是需要积累的。” “积累口碑,观众,然后影视化一举推开,这才是大家都熟悉的营销方式。” “《鬼吹灯》签售会定在六月底开。” “因为到时候,我还要公布一部。” 早公布,早积累。 才能在影视化的时候,赚取最大的红利! “什么?”新华总经理忍不住问道。 刚才孔方老师的话给他一种感觉。 《鬼吹灯》延后发布,就是为了这本新书。 什么样的书? 能让千万销量的《鬼吹灯》来站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