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舌尖上的华国 (第2/2页)
节目是一档纪录片的时候,刚燃起的火焰瞬间又熄灭了。 那可是纪录片啊…… 全年都没多少点击,虽然一台是政治氛围比较重,可纪录片比起好声音可差远了。 “他们对孔方老师希望太高了。”陈静安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马东来说道:“哪儿能有正式节目能做的和综艺一样的?” 马东来笑道:“赵总监出品,必定是精品,你这是去报名?” “对,我看了要求,摄影,文案,后期都缺人。” 当听到是纪录片的时候,有太多想一举成名的人选择了退缩。 纪录片是个辛苦活儿。 需要全国各地跑,很多纪录片还需要特定时间拍摄。 更不要说查找的资料,费心又费力。 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陈静安走出房门的时候,友善地提醒了一下:“你不去?” 他可是听陈瑞锋叔叔说过,这是给总台拍的“样片。” 这种级别的纪录片,水准绝对不低! 就算是为了提升自己,也不能错过。 “去吧你!我早就报了!” 半小时后,总监办公室中,五人聚集。 掌镜陈静安,播音马东来,后期王玉宁,后勤田友山,文案赵强。 “各位就是各自小组的组长了。” 赵梓骆看着资料,都是些老人,两位副台长都打招呼特地关照过。 他不介意带这些人学学技术。 这些人都是组长,下属三至五人。 看完大家的资料,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让助手将策划案发下去。 “在看之前,我先说一句。”
“这个项目,虽然是纪录片,但照样可以轰动全国!” 陈静安愕然抬头。其他人也是。 不信。 这是第一反应。 纪录片论起历史来,得有几百年。 可这几百年里,谁能叫出一部纪录片的全名? 然而,心中又莫名地期待起来。 这可是赵总监啊…… “先看看,再谈感想。” 陈静安翻开了策划书。 “舌尖上的华国?” 刚看了两眼,他就愣了:“美食纪录片?” 阿这…… 他情不自禁抬起头来,恰好看到其他人同样不敢相信的目光。 看到众人欲言又止的眼神,赵梓骆笑道:“畅所欲言,没那么多规矩。” 马东来忍不住道:“总监,纪录片本身就是电视类型中的小众。” “美食纪录片更是小众中的小众!” “放在省一台播出,会不会……” 会不会没人看啊? 他不敢说。 赵梓骆也不解释:“先看完。” 带着nongnong的疑惑,陈静安继续看了下去。 可看着看着,他就发现不一样了。 他是掌镜,对于镜头感非常敏感。 “这部纪录片,是直接拍美食的?拍怎么吃?拍美食的完整风貌?” 他有些不敢相信。 尽管美食纪录片是小众中的小众,可还是有的。 陈静安看过几部。 可那几部,全都是拍摄美食身后的文化! 比如汤圆。 会拍摄汤圆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 却极少拍怎么吃汤圆……不,这么说吧,越是勾人食欲的画面——比如黑芝麻沙粒一般从汤圆里流出来,这种画面就几乎不会有。 因为不雅。 比如一道炒菜,不会拍摄怎么炒,只会拍摄炒好了——而且是摆盘完美之后是什么模样。 因为如果是随便炒的,看起来就不够高大上。 这是思维误区。 一台是为政治服务,政治的东西注定不能太平民化,自然而然地就带着高大上的属性。 所以,很多电视工作者,都会把东西拍得富丽堂皇。 可这部纪录片却完全不同! 拍的就是怎么吃! 拍的就是怎么做! 怎么接地气怎么来! 十分钟,房间里鸦雀无声。 等看完之后,所有人都到抽一口凉气,脑海中只有四个字。 离经叛道! 可是……当自己想象那个画面,却又极有兴趣! “总监。”马东来终于忍不住开口:“这和抖音上那些美食博主没区别吧?” 还没说完,王玉宁就摇头:“有区别!” “抖音博主是凸显个人,而我们凸显的是拍摄对象。” “并且拍摄方式,是完全按照纪录片来的!” 热热闹闹讨论了一个小时。 大家都觉得,这个立意不好说。 他们根本无法判断这个项目的优劣! 但是,谁都没有拒绝! “那好。”赵梓骆起身道:“老田,你现在开始准备,需要什么直接找后勤部门要。” “周一,我们启程前往第一站:青竹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