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马路捡漏初出茅庐  (第2/2页)
 地摊市场从来没有强买强卖的规矩,除非是地头蛇欺负外地人,能诈多少是多少。    我转过身,油腻男人几步过来,抓住了我的手腕。    这一老一少长得挺像,应该是爷俩。    “一万块,打包拿走,别啰嗦了!”油腻男人急不可耐。    “我就带着三千元,买不起。”我把话咬死了。    黄毛急了:“爹,你把笔架收了,其它的东西,三千元便宜这小子了!”    他们的算盘打得很精,抽掉了紫檀笔架,这些东西也就值几百块,等于是从我身上硬讹了三千。    我被两个人拽着回去,点了三千元,然后油腻男人把所有东西装在塑料袋里,扔在我脚下。    “小子,你走运了,这些东西回去擦洗干净,送到大马路,顿时翻两翻,走吧走吧,赶紧走吧!”    黄毛嚣张地大笑着,在我肩头推了一把。    附近摊位上的人抱着胳膊看着,没有一个人出来主持公道。    只有十几步以外收废品的女人嘀咕起来:“这不是欺负人吗?人家不买还不行,哪有这样办事的?”    黄毛听见,立刻咋呼起来:“哪里来的乡巴佬?一个收破烂的,也敢来小马路晃荡。马上跟我滚蛋,走完了,小爷掀了你的坛子,连三轮车一起砸了信不信?”    那个女人胆虚,弯下腰收拾东西,准备撤摊。    我拎着塑料袋走过去:“这一堆多少钱?”    女人愣了:“大兄弟,你……这里是古玩市场,你要是买学习用品,东面的小学校旁边有的是。”
    我没理她,敞开塑料袋:“多少钱?都给我倒在里面。”    四周的摊主都笑起来,在古玩市场买东西,从来没有论堆收的。    这里都是废铜烂铁,很多东西拿回去不能转手的话,就等于拿钱打了水漂。    “就一百块钱吧,看你这样子,啥都不懂,就是个棒槌……唉,真是倒霉孩子,到这里来扔钱,不知道死活……”    我拿出一百块钱,还没递出去,身后有人猛地拍打我的肩膀:“小子,想学人家捡漏呢?翅膀都没长硬,不会走就想飞,呵呵呵呵,让小爷我看看,这堆东西里有什么好玩意儿?”    黄毛阴魂不散地跟过来,一把从我手里抢走里塑料袋。    这家伙并非一窍不通,一把就拿起了烟嘴。    “和田玉烟嘴,仿古货,清末民初的仿品,刀工还不错,五百块,我要了。”    我摇摇头:“这些我都买下了,都是我的。”    那女人也说:“是啊,这大兄弟买下了……”    黄毛理都不理,从口袋里抽出五张百元大钞,扔在塑料袋里。    我不想惹事,第一天来小马路,就跟这种地痞流氓杠上,不是什么好事。    我把五百元拿出来,都给了那个女人。    她惭愧起来,一个劲地搓手:“大兄弟,对不住啊,我本来就想卖给你,你也多少能赚点。这五百元,这五百元……”    我没有多说话,指了指三轮车:“你要是觉得欠我的,把那些废品都送给我吧?”    女人满口答应,把凳子、暖瓶全都装上三轮车,然后拉着我,一起回出租屋。    这些书大部分是《知音》《大众电影》《中学生》《半月谈》之类的老杂志,有些都已经停刊。    书页泛黄,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霉味。    我关注的不是书,而是捆书的绳子。    这些细编麻绳很精致,灰白色,直径约等于小拇指。    捆书的时候,主人打的结是海盗扣。    汴梁城是内陆城市,跟大海相距甚远,海盗扣是沿海省市惯用的打结方法,甚至是江湖人物才会用到。打完以后非常结实,行家一拽就开,但外行却怎么都解不开。    旧书、海盗扣引起了我的注意。    刚刚,我走到女人身边的时候,站在下风头,刻意闻了闻那些书的味道。    普通书籍发霉后,只有霉味。    普通人家没有防霉、防虫的设施,只能是干放着,任由书本霉变。    有钱人家藏书万卷,为里防霉,就在书册里夹上各种防霉吸潮的贵重木头,比如降龙木、紫檀、红豆杉、菩提树之类。    木头做成书签,又雅致又实用。    我闻见了紫檀木的香气,判断书册里面肯定夹着名贵书签。    再说,这些书册打包后,别人没有拆开过,仍旧是原封未动,至少有十年历史。    所以,假如里面有好东西,封存之后,就没再翻开过。    败家子们只喜欢真金白银,不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就算祖宗把好东西放在他们眼前,也会被推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