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父与子,夫与妻 (第1/2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394章父与子,夫与妻“旅长,我要合离!”李言恭冲进了俞咨皋的军帐中,大声说道。 “丹芸又打你了?”俞咨皋露出笑容打趣道。 “什么打!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会被女人打!这泼妇动手,我不还手罢了!” 李言恭气鼓鼓的说道,用手挡住自己脖子上的指甲痕迹。 俞咨皋忍住笑容说道:“去找大都督合离去,你的婚事是大都督亲自批准的,我做不了主。” 李言恭的气顿时xiele说道:“早知道这样,当时就不该去她们瑶寨!” 俞咨皋再次哈哈大笑说道:“你当时向我打婚书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怎么才成婚一个月就要合离了?” 军中的规定,无论是军官是士兵成婚,都要向上级打一份婚书申请。 李言恭这样的参谋,更是要直接向大都督府打申请,得到大都督府的批准才能成婚。 李言恭的婚书,也是随着广西报捷的文书送到南京,是苏泽亲自签字批准的。 东南推行新婚俗,特别是军中更是推广,在婚事从简的背景下,也有李言恭这种瞒着家里成婚的。 俞咨皋亲自在第四旅给他们举行了集体婚礼,当瑶女丹芸穿上汉人嫁衣的时候,李言恭可是收获了很多嫉妒的眼神。 可是好景不长,婚后的李言恭和丹芸是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 在攻下迁江九寨和断藤峡之后,丹芸所在的瑶寨被迁往了柳州附近。 而丹芸则通过了汉学考试,被委任为一座瑶镇的流官。 这座瑶镇是断藤峡上五个瑶寨打散组成的,人口足足有千人,周围还都是汉人村落。 瑶镇要新授田,开荒,处理瑶人和汉人的矛盾,这可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丹芸展现出惊人的天赋,竟然真的将这座瑶镇给治理好了。 丹芸亲自带领这些下山的瑶人种田,又带领他们和周围的汉人村落交易,大力发展瑶人蜡染蓝染的工艺,从汉人那边购买布匹,然后染出精美的图案再卖出去。 丹芸还组织商队,将附近村落的特产送到城镇中贩卖,又将东南工厂生产的日用品带回来贩卖。 这座瑶镇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多次被广西布政使汪道昆夸赞。 传言丹芸很快就要高升,将被委任为新宁州的知州。 州是一种特设的行政单位,主要设在紧要的战略要地和边境地区。 州的地盘一般比县大,比府要小,但是人口一般都和县差不多,边境地区的州甚至比内陆地区的县还要少。 妻子的事业是越来越顺利,但是李言恭和妻子的矛盾是越来越多。 最主要的自然是生孩子了。 李言恭这次的功劳,让他获得了军校进修的名额,马上就要前往南京武备学堂进修了。 这一次进修结束,李言恭就可以担任营级的主官了。 当年南京国子监军校的三人,熊况已经是第二旅的团长了,在上一次的京师作战中立了功劳,如今随着林良珺进入了江西作战。 高务观则留在了大沽,担任大沽棱堡的后勤官,也挂上了营级的军衔。 李言恭总算是追上了好友的脚步,这一次靠着功劳得到了晋升。 如今东南新军中,旅已经是最大的兵团单位了。 而第一旅和第二旅组建比较早,军官充沛,所以旅下设团。 整个东南新军的团级军官就没有几个。 团下设营,营长已经是中高级的军官了。 夫妻二人即将分别,李言恭昨天夜里搂着妻子想要个孩子,却被丹芸一脚踹下了床。 听完了李言恭说完了打架经过,俞咨皋哈哈大笑起来。 “还笑?旅长,我这次去南京,一定要让山长给你安排个婆娘,让你笑不出来!” 南京武备学堂的山长是苏泽亲自担任,学员们都称呼他为山长而不是大都督。 俞咨皋笑着说道:“现在提倡婚姻自由,就是山长也不能强迫我成婚啊。” 李言恭苦着脸说道:“你也知道我家情况的,我爹本来就不认我了,要是知道我在广西成婚,恐怕要打断我的腿。” “我是想等阵丹芸有了身孕,这次会南京和家里说成婚的事情。” “可丹芸却说如今她政务繁忙,没时间要孩子!” 俞咨皋忍不住再次大笑了起来。 “丹芸如今可是汪巡抚麾下爱将,她要是怀孕了,汪巡抚恐怕也要杀到南京找你问罪了!哈哈哈!” 李言恭拍桌子说道:“总不能为了政事,孩子都不生吧!” 俞咨皋憋了笑容说道:“要我说,这事情还是要两人好好商议才行,你没看报纸上说吗?现在都是新婚俗新生活,归主编在报纸上说的很清楚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啥?不要孩子还是发展的结果?” “那你可以要好好看看报纸了,再这么下去,怕是你要比丹芸落后了。” 俞咨皋说道:“归有光主编在报纸上写了三篇文章,就是谈的新婚姻。” “他说的是苏州府的事情,今年以来,苏州府请求官府判合离的官司增多了不少,而且和以往不同,从前合离基本上都是妇人通jianian或者男人休妻,但是现在苏州判院的合离官司中,感情不和占了多数,而且很多都是女方申请的。” “这是为何?” “归有光主编说了,明廷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在大明合离困难,又有礼教束缚,合离的女性根本没有活路。” “可是现在不同了,苏州府工坊发达,有经验的女织工,甚至要比家里的男人赚的还多。” “以往夫妻不和,吵吵也只能凑合着过,现在既然离了丈夫也能活,那就不凑合着过了。” “在苏州的读书人,写文抨击说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归主编倒是认为,这是时代发展,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力。” “以后随着出来做事的女性越来越多,合离的人越来越多,家庭也会越来越小。” 李言恭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什么?” “农业时代,一个小家庭很难抵御天灾,而且自给自足的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