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1章 大明马嵬坡 (第1/2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351章大明马嵬坡成国公朱希忠,在勋贵中也算是靠谱的了,这一路上都是他在带领京营士兵。 京营中不少人也认识他,原本看到朱希忠高头大马,银甲红氅,士兵们还有些畏惧。 但是这位成国公朱希忠上来却不是怀柔,而是恐吓的说道: “尔等犯上作乱!不怕族诛吗?” 这位成国公长相威仪,一时之间倒是震慑住了士兵。 可历史就是,在必然性下又存在许多巧合。 谁也没想到,成国公的马突然受惊,一下子将成国公摔落在马下。 之前打死陈洪的一个士卒立刻喊道: “死则死矣!杀了这些狗官再死!” 说完这些,士卒们纷纷上前,成国公朱希忠已经六十多岁了,被摔落马下已经丢了半条命。 那些已经豁出去的士卒一拥而上,将他直接砍死在地! “杀狗官!” 新仇旧恨,加上一路上被这些权贵驱使,京营士兵立刻冲向了晋王府附近的宅邸,将那些在路上欺压他们的权贵从屋子里拖出来! 这些平日里颐指气使,在逃亡路上都对士卒动辄打骂的权贵们,终于明白了在乱世中什么最值钱。 他们开口求饶,可是已经杀红眼的京营士卒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求饶,整个晋王府前的大街被杀的血流成河! 权贵携带的财物被掠夺,女眷也被jianian污。 靠着晋王府比较近的徐阁老等几个朝廷重臣,立刻躲入晋王府避难。 晋王府中驻守的红盔禁军立刻封锁住王府,接着向城内军营中的禁军求援。 嘉靖皇帝听到了府外的喊杀声,惊恐的喊来黄锦问话。 当他看到官帽都丢了的徐阶,连忙问道:“悔不该不听阁老之言,如今且为之奈何?” 徐阶也是身心俱疲,这一路上他殚精竭虑,可是局势还是变成了这个样子。 徐阶只能强打精神说道: “陛下,士卒是因为待遇不公,被人欺压才造反,和苏贼不是一伙的。” 首先定性,接着徐阁老说道: “臣已经打听清楚了,是因为陛下派人捉拿海瑞,才激发了事态。” 嘉靖看着徐阶慌乱的问道:“那要如何才能平息兵乱?” 徐阶立刻说道:“请陛下下罪己诏。” 徐阶怕皇帝再弄个之前那样的罪己诏糊弄人,立刻说道: “请陛下以《治安疏》为原本,逐条下罪己诏。” 皇帝自然是不愿意,但是徐阶接着说道:“陛下!红盔禁军人数比京营士兵少,而且晋王府被京营围住,陛下若是再不下诏,贼兵攻破晋王府可就无法挽回了!” 一想到自己的小命,皇帝终于急了,他立刻说道: “徐阁老拟诏吧,朕全部接受!” 徐阶心中暗骂,现在让自己拟诏,以这位的性格日后必定要清算自己。 可是徐阶也顾不得太多了,他立刻说道:“臣就这拟诏。” “另外请陛下赦免京营士兵的罪过,将那些被杀勋贵大臣的家产赐给京营士兵。” 皇帝立刻说道:“这个自然!” 徐阶又说道:“还有海瑞。” 听到海瑞这个名字,嘉靖皇帝是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迟迟不松口,徐阶又说道: “陛下可以让海瑞留在太原,负责遣散京营。” 徐阶已经说到了这一步了,皇帝只能点头说道: “徐阁老拟旨吧!” 一个时辰之后,徐阶和大太监黄锦一同登上了晋王府的城墙。 由徐阶对着京营士兵念了皇帝的《罪己诏》,接着由黄锦宣读了圣旨。 赦免所有京营士兵的罪过,朝廷既往不咎。 宣布将那些欺压京营士兵最厉害的几家权贵的家产赏赐给京营士兵,在太原就地遣散京营。 宽恕海瑞的罪过,任命他在太原负责遣散京营士兵。 事情到了这一步,京营士兵不再闹了,而是带着抢来的财物和女子出城,红盔禁军再次接管了太原城。 可是现在皇帝已经被吓破了胆子,第二天就在红盔禁军的护卫下,丢下京营士兵立刻离开太原,就连一部分大臣勋贵都没有来得及带走。 皇帝那座用来炼丹的丹炉也被留在了太原,连同这一路上搜刮的炼丹药材,最后都成了京营士兵的战利品。 在太原经常欺压百姓的晋王朱新,也害怕被太原百姓报复,也随着皇帝一同奔向平阳府。 而红盔禁军在离开太原之后,也有不少士卒思乡,暗自离开,等到汾水边上的时候,护送皇帝的士兵只剩下两千人,能够活着到这里的京师大臣和权贵只剩下几十人。 与此同时,裕王亲自前往宣府,在高拱的运作下得到了宣府效忠,大同卫也派出使者,宣布效忠储君。 帝国北边的局势风云突变,一直到了五月十五日,抵达徐州的杨博才得知了一些消息。 随着更多的消息传来,京师陷落,陛下西狩,裕王北进,这些消息真真假假,杨博等到五月二十日才算是确定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东南主力北上!攻破京师! 杨博连忙组织军议。 副将李成梁,兵部侍郎副总兵张居正,以及九边将领出席会议。 从杨博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众将士都倒吸一口气。 杨博首先问道:“如今局势,众将士以为如何?” 李成梁是最不想要继续南下的,随着南方气温升高,北方士卒明显不适应。 而明廷的准备工作又很糟糕,不少士卒患病都没办法医治。 如今东南新军的主力不在南方,那继续南下就要攻城啃硬骨头了。 骑兵又不擅长攻城,李成梁根本不想要将宝贵的兵力浪费在这里。 李成梁立刻说道:“末将以为应该大军立刻北上京师夺回京师!” 李成梁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其他九边骑兵将领的支持。 他们也不愿意继续南下了,江淮地区水网密集,本来就不是适合骑兵作战的地方。 敌军又不在徐州,继续留在徐州根本没有意义。 而一些靠近京师的军镇,也担心苏泽进攻他们的地盘,更是想要北上。 张居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