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转学  (第1/2页)
    后世有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关海洋觉得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    能力越大,危害也越大-如果心没有用在正道上,就是这个结果。    上一世郝建国通过一系列的运作,让棉纺厂资不抵债破产。    之后他让亲戚将棉纺厂资产几乎以免费送的方式拿到手,自己开厂赚钱,玩得不亦乐乎。    可那些因为破产而家庭面临困境的人,又能去哪里说理去!    郝建国能记得这些人的名字吗?    全是蝼蚁!    可现在,他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蝼蚁竟然将这座大山给掀翻了!    按理说,这算是大仇得报吧!    前世若非郝建国给佟兵站台,他的处境未必那么不堪,小姨陆雨珊也不一定真的会香消玉殒。    可不知怎么回事,现在关海洋反倒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佟兵大概率是跑不了,吃多少年牢饭也说不准,得看他到底涉案有多深了。    保不齐他的好大姨还得上交几块钱给老公买花生米吃。    这件事情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关海洋在心里问自己,却没有答案。    晚上郭金健仍然没有回家,吴佩茹给白宁语挂了电话,关海洋在一旁听。    白宁语办事也是稳字派的,白天的时候她没有处理学籍注销问题。    下了班她去找了丁岚,跟丁岚详细了解了一下关海洋以及陆雨珊的情况。    之后又给二中领导挂了电话。    果然,陆雨珊这边也受到了一些sao扰,好在她成绩拔尖,学校领导没把退学这件事当真,直接就挡下了。    确认陆雨珊那边不会再受到sao扰后,白宁语继续考虑关海洋的事情。    她的意思是棉纺厂的环境显然不怎么好,倒不如这次趁着办学籍的事情,直接将关海洋给转到市里的学校。    这样一来,也距离陆雨珊和杜奶奶近一些,一家人还可以住在一起。    她的想法和郭金健交代给吴佩茹的思路不谋而合。    怪不得白天吃饭的时候郭金健说“这事要办得彻底一点”。    白宁语问关海洋的成绩如何,关海洋有些不好意思,只说成绩一般。    对于转到城里上学,他有点犹豫。    虽然这样一来不管是照顾杜奶奶还是照顾生意都要方便许多,但跟他后面的赚钱计划却有冲突。    棉纺厂中学管理不怎么严格,他还可以找个机会浑水摸鱼,偶尔玩个消失。    到了区重点高中,这种想法显然难以实施。    他上辈子没有好好上学。    学校这个概念,在1991年的春天基本上就彻底退出了他人生的舞台。    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从商学院重新捡起了学生的身份,过了一小段学院派的日子。    但那个时候的心态跟年轻的时候又相去甚远。    早已经没有了那份属于青春的单纯和热情。    对于这段在原来的人生里错过的校园时光,关海洋多少有一些影影绰绰的期待。    略微思量,关海洋还是决定先办理转学。    困难肯定是有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到时候看情况再想办法。    郭金健今天注定不能太早回家,关海洋不便久留,跟吴佩茹告辞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