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镇语录_求 职 记(附录:《圆觉经》讲记(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求 职 记(附录:《圆觉经》讲记(十五)) (第3/3页)

陀——“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就是菩萨为向善知识求教而不惜舍弃生命的典范。

    对于发心的菩萨来,一旦遇到符合佛陀所的三个条件的善知识,就会完全尊重他为自己的依止老师,即便老师示现什么过失也不应该生起恶念,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就正等正觉,进而慧光开发,遍照十方法界。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携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名为病。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盘。涅盘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名为病。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名为病。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名为病。”

    末世众生寻求的这位善知识所要求证的玄妙佛法,应该是远离四种病相的。哪四种病相呢?

    一是作病。“作”,是起心造作的意思。如果有人这样道:我在自己本心中,做种种修行,欲想求得圆满觉悟。这就是一种病。因为这个人想要求得的圆满觉悟自性,不是依靠作意就能够得到的,所以,这被称为作病。

    二是任病。“任”,是任其自然的意思,与“作”是反义词。如果有人做这样的想法:我们现在不去断灭生死轮回,也不去求取涅盘。生死轮回和涅盘,既不会在我们念想中生起,也不会在我们的念想中断灭,我们只是放任一切去随顺迎合诸法的本性,以此想求取圆满觉悟。这种想法也是病相。因为圆满觉悟的自性,不是放任一切就能够去随顺迎合使之实现的。所以,这被称为任病。

    三是止病。“止”,是停止、消灭的意思。如果有人这样认为:我现在依靠自己的自性心,永远息灭诸种念想,由此使得一切法性寂然平等,圆满觉悟。这种认识也是一种病相。因为圆满觉悟,不是因为心止住于某处就能够自动契合的。因此称为止病。

    四是灭病。“灭”,就是寂灭的意思。如果有人做这样的观想:我现在要永远断除一切烦恼,使得自己的身心归于空寂状态,那些因为身心所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和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境,也就自然归于虚妄。在一切永远寂灭的状况下,来追求圆满觉悟的解脱境界。这种观想同样是一种病。因为圆觉中所显现的万法,本无生死、本来寂灭,人为地执取有生灭相,并进而寻求出离生死及证入寂灭,这是一种断灭见的表现,因而被称为灭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远离以上四种垢病,就能知道什么是圆觉清净。明白了圆觉本性非作得、非任英非止合、非寂相,这种观念称为“正观”;反之,如果认为圆觉本性是可以通过作、任、止、灭的方法获得,那就是“邪观”。

    这段文字回答的是“行何行?”的问题。

    佛陀指出:末世众生想要修行的人,应当尽心尽力地供养志同道合的善友,侍奉善知识为师。所侍奉的善知识若想来亲近,你应当断除傲慢之心;善知识如果想离开,你也不要因此而生出瞋恨,认为他疏远了你而去亲近别人。这样,无论你是在受挫折的逆境中,抑或是在诸事如意的顺境中,心境都不会波动,如同虚空一样广大。如此也就知道自己的身心最终就是虚空,自己与其他众生的本性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只有按照这样的方法修行,才能最后获得圆满觉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这段文字回答的是“如何去除垢病?”的问题。

    佛陀认为,末世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他们不能放弃无始以来就存在的关于自我的执着,并因之而有憎恶和爱恋的习气种子作祟。所以他们不能得到解脱。如果有人见到曾经与自己结过怨的人,能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般看待,心中毫无成见,那么这个人就已经去除了上述所的种种病患。对世界上的其他各种事物,无论是自己或他人,无论是憎恨或者爱恋,都应该采取这种平等不二的态度。

    关于如何发心的问题,佛陀指出,末世众生想要证得圆满觉悟,应当发心并做这样的誓言:“所有虚空中的一切众生,我都会让他们获得最后的圆满觉悟境界。在圆觉境界中,没有所谓的证悟过程,也没有能够觉悟的人,以此去除众生无始以来与生俱有的我相、人相及一切相”。如此发上乘心修菩萨乘,可以避免堕于邪见而阻碍成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