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姑苏金陵走(附录:《宝积经》40) (第3/7页)
寺重建唐塔图》,邢少兰《梅花图》,孙君良《寒山寺图》,徐源绍《花鸟图》,蒋风白《兰竹》,马伯乐《张继枫桥夜泊图》,杨旭《竹石图》等。其中郑板桥《墨竹图》上,有陈从周、顾廷龙、王蘧常、施蛰存、苏步青、周谷城、俞振飞等多人题跋。 其余为古今名流诗文刻石,有明代祝枝山草书《千字文》书条9石。清代俞樾隶书联句:“山野所乐世无禁:金石之辞臣有长。”邓石如篆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石刻4石。镇江金山寺住持茗山法师书碑:“山川异域,风月同。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落款为“性空法师嘱为碑廊书”。有三乐老人方建中书诗:“游到姑苏兴倍浓,园林苍翠水溶溶。一舟行傍枫桥泊,静听寒山夜半钟。”有崔护题诗:“南朝古寺喜新颜,塔影钟声不一般。缘是台开妙果,四方游子谒禅关。”下署“寒山寺复建古塔碑廊,赋之记盛”。题咏普明宝塔的有寒山寺住持性空、上海玉佛禅寺住持真禅、章节、钱仲联、仲贞子等。此外还有松年、费新我等多饶题书石刻。塔院南墙东西两隅,各建两层仿唐式角楼一座,雄踞拱卫。对着宝塔基石四角,分立日本友人赠送的“石灯笼”四只,状如塔。塔院内及周围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庄严宁静。 寒山寺的主庭园左侧的花坛两面嵌长条石刻两块,一为明代崇帧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刻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这些都是寒山寺历史演变的碑证。寒山寺的寺院不大,却秉持了精巧细致的风格,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环顾寺院,殿堂轩昂,木廊飞檐,窗棂斗拱,香火颇盛,人来人往,枫木相间,黄墙绿树,碧瓦绀宇,古色古香,引人入胜。登塔远眺,寒山寺周围翠竹牡丹,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凭窗看去,青林一片,红楼数幢,别是一番风光。寺前隔墙临水有江村桥一座,江村桥畔,良田千顷,一直延伸到太湖边,远处灵岩、平诸峰,浑然一色,绵亘如屏,妩媚的江南风姿,任人饱览。当我们走出寺院,不禁又回身伫立了片刻,凝望着黄色的院墙和参的古木,我还在想着唐朝诗人张继听到的那悠远而肃穆的钟声,仿佛耳边又传来了那首传诵了一千多年的朗朗读诗声:“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门外的枫桥夜泊景区是开放式的,不收门票,商业气氛很浓。 可以是香火和导游齐飞。 枫桥仍可夜泊,运河依旧繁华如梦! 中午在如家酒店休息,房价很平民! 下午游西园寺。 姑苏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 位于阊门外留园路西园弄18号,东靠留园,西邻寒山古寺,北倚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于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之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 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崇祯八年,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列为江南名刹。 西园寺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是市内规模最大的寺院。 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面阔三间的牌坊、山门、金刚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楼。出金刚殿东侧有观音殿,西侧有罗汉殿。寺中还有念佛堂、法云堂、客堂、斋堂、库房等建筑。 除了寺庙常规的建筑群,西园寺另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 一是苏州园林中独有的罗汉堂,罗汉堂屋宇深广,共三进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相对排粒 步入罗汉堂正堂,迎面是一尊用四快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观音像共有1000只手,每只手掌中有一只眼睛,象征了观音菩萨无限慈悲和无量智慧。 佛教四大名山塑座,罗汉堂以此为中心,呈田字布局。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成道的应化道场:普陀山为大悲观音菩萨应化道场;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九华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峨眉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 罗汉堂内中心两侧的济公与疯僧。济公塑像歪戴僧帽,肩披破僧衣,手持破葵扇。现在《济公传》中的形象就是源于此。 二是西花园中的放生池,西花园放生池里有两只斑鳖。世界上已知最常寿的动物,而且,这种背上有斑点的斑鼋全世界仅存三只,而西园寺的一个放生池里就有两只大鼋,一椭圆、一长圆,一名方方,一名圆圆。 放生池岸边有两只铜塑斑鼋造像,是以一比一的比例塑成的,本地人对风水大鼋有很多奇妙故事传。 最初,我们以为神鼋仅是一个传而已,可是看到池边有喂食时间的提示,经向当地人询问,的确有大鼋在池中生存,有幸的话可以看到它们浮出水面,我们默默的瞧着水面,不时看到有龟在水中游弋,大鼋却踪迹全无,估计看到大鼋,可能要等到驴年马月。 晚饭在西园寺门口的一个素菜馆吃。 饭后去看了一下枫桥夜泊的夜景。 第二一大早,四人就去了平江路吃早饭。 当走入这里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梦幻般的感觉。 喧闹嘈杂的欲望都市刚刚离去,素雅清静的世外桃源就呈现在面前,这种因穿越空间形成的物象反差,竟然让人感到恍如隔世,心中不由得问道:这是哪里? 但街边的路标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平江路。 在路口的示意图上,了解到平江路是河街并孝相依相伴、水陆相邻、纵横阡陌的双棋盘城市街巷格局,这在江南众多古城镇的历史街区里无疑是独领风sao的。 举目望去,这里的一切都是古朴自然的。河街的两边都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木栅花窗、错落有致的老建筑,东部临街房子已改为商业店铺,西部临水还是普通的民居。 初看,很多老房子门楣古旧、油漆斑驳,山墙上外皮脱落,显得有些苍老和衰败;但细品,还是散发着江南民居建筑艺术的疏朗淡雅、简约平和的风格和韵味。 在这些古旧的老房子和青石板路以及古井、古桥、古牌坊的面前,会使人感到千年的姑苏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