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镇语录_杨柳青青(附录:《宝积经》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杨柳青青(附录:《宝积经》12) (第3/3页)

得吗?我无话可!

    青青

    死者留给生者的:除了暂时的悲痛外,另外便是亲人思想里永恒的记忆了!

    杨与柳的死留给青青的却不止这些。

    青青没有再嫁,她一心一意挣钱养育杨絮!

    尽管收入不是很稳定,因为纺织企业这几年都吃不饱饿不死,但青青拒绝接受杨柳青诗社同仁们的捐款。青青他们也非高收入者,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好意我领了,钱你们收回去!

    再人们在整理柳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生前早已草拟好的遗嘱。

    主要内容是:一,乡下古屋归远房老舅所有;二,所有书籍捐给杨柳青诗社;三,所有知识产权归杨絮所有;四,柳韵制衣坊经营权归柳的大徒弟所有,产权归青青所有,但不得将产品售给日本人;五,其他未尽事宜委托文联主任处理。

    好精明的女人啊!

    柳早为自己的身后事作了安排,她还怕遗嘱有问题,并且早作了法律公证!

    柳的赠送,使青青的日子大为改观,柳的大徒弟每年一次性向青青交纳一笔数目不少的管理费!

    青青也终于接受杨柳青诗社同仁们的请求,将杨与柳并排相葬!

    为了排谴失夫之痛,青青又重新拜师学习书法,市书法家协会会长欣然收下这位颇有传奇性的学生。

    几年后,由杨柳青诗社选编,青青亲笔书写的钢笔字帖〈〈杨柳青青〉〉出版了,书中收录了杨与柳的大部分诗作。

    我也得到了一本,青青亲笔签名赠送的!

    我不经意地问她,你为什么不再选一个合适的伴侣呢?

    青青:这不是伴侣吗?她用手指了指那本书,神色异常安祥!

    附录:《宝积经》12

    第十二期

    【宝积经|经文】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大藏。何谓为四?若有菩萨值遇诸佛,能闻六波罗蜜及其义解,以无碍心视法者,乐远离行,心无懈怠。迦叶,是为菩萨有四大藏。

    ■菩萨身上的四种宝贝

    按照上面的种种要求修行,菩萨能够获得多种殊胜的功德,这些功德包括:四大藏、过魔事、摄善根、福德庄严。

    先“四大藏”,藏,就是仓库中珍藏的宝贝,菩萨身上体现有四种宝贝:

    01

    “值遇诸佛”。菩萨在修行道中,时时处处皆能值遇诸佛。生生世世都能遇见佛陀,就能够生生世世听闻佛法,也就用不着担心退失道心、迷失方向。

    02

    “能闻六波罗蜜及其义解”。六波罗蜜是大乘菩提道的纲要,菩萨不仅能够从佛那里听闻六波罗蜜,而且能够听到关于六波罗蜜的含义的发挥和讲解,成就大衬“闻所成慧”。

    03

    “以无碍心,视法者”。菩萨能够以毫无障碍的随顺之心来对待大乘法的诸佛菩萨,只有随顺师意,才能如理思惟大乘法义,成就大乘“思所成慧”。

    04

    “乐远离行,心无懈怠”。菩萨修学,真正乐于远离,不受烦恼牵扯,心得解脱自在。菩萨亲近如来,听法、思惟,目的就是要通过修行,一心精进,不懈怠、不放逸,成就大乘“修所成慧”。

    见佛、闻法、思惟、修行,构成了菩萨功德的“四大宝藏”。这四大藏,等同于声闻菩萨的“四预流支”,也就是“亲近善友,多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斜,是通向沙门果位的预备阶段,是成就沙门果位的必备条件。

    【宝积经|经文】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能过魔事。何谓为四?常不舍离菩提之心,于诸众生心无恚碍,觉诸知见,心不轻贱一切众生。迦叶,是为菩萨四法能过魔事。

    ■四种正行胜过磨事

    菩萨功德的第二项是“过魔事”,所谓魔事,是指能够引诱自己退失大乘菩提心一切外境和内心活动。修学菩萨正行,就能胜过这些魔事。“过魔事”同样表现为四个方面:

    01

    “常不舍离菩提之心”。菩提心是大忱的亲因,有了菩提心就是菩萨,失去了菩提心就不是菩萨。菩萨能常念菩提而不舍离,这就超过了世间五欲,人果报,声闻自利,缘觉厌世的魔事。

    02

    “于诸众生心无恚碍”。菩萨以利益众生的大悲心为根本,对于一切众生不生瞋恚心、没有距离感,这样就不致于有退失慈悲心的魔事。

    03

    “觉诸知见”。知见,指外道的种种邪论、邪法,包括一、异、常、断等偏执和知见。如果不能觉了这些知见,非但不能教化众生由邪入正、转迷成悟,而且还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外道的知见,转而受外道思想的蛊惑而落于魔道,成为邪魔外道。

    04

    “心不轻贱一切众生”。《法华经》中有位“常不轻菩萨”,他逢人就:“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这也是佛陀所强调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通俗解释。从一切众生本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作佛的角度来,一切众生本来平等,没有贵贱之分,正直的菩萨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增长智慧、走向解脱。

    具备这四种品格的菩萨,就能够越过魔事,道业增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