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镇语录_心 月(附录《金刚经》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心 月(附录《金刚经》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第2/2页)

>    附录:《金刚经》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第十三品浅释

    如法受持分

    佛陀首先确定了本经的名称

    并要求大家如法奉持

    他告诉须菩提这部经的名称

    蕉金刚般若波罗蜜》

    大家应该虔诚奉持

    因为这部经是诸经之母

    能够破除一切戏论妄执

    而安住于法法本净的金刚妙慧

    所以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只有这样的名称

    才能表达出本经含摄的

    重要义理和殊胜功德

    但是佛的金刚般若波罗蜜

    并不是要大家内心生起

    金刚般若波罗蜜的想法

    认为实有金刚般若波罗蜜可得

    唯其如此才能

    契合佛所指称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的真义

    直诠法体

    不执着言教

    常人听佛法

    听到什么就执着什么

    觉得佛的言

    一定能够直诠法体

    殊不知世俗心行与言的法

    是名词和义理的组合体

    名是能诠,义是所诠

    名词能够诠释义理

    却又不是义理本身

    只是个大家

    共同认可的符号而已

    反过来义理需要借助于

    名词来表达其中的含义

    好让别人有所领悟

    因此名不离义而非即是义

    义不离名而非即是名

    所以佛告诉须菩提

    佛般若波罗蜜

    即非般若波罗蜜

    是名般若波罗蜜

    无所法

    无法人

    紧接着经名的问题

    佛陀从三个方面

    向须菩提发问指出

    佛无所法

    无法处所

    不可见法之人

    首先佛问须菩提

    “如来所的法确实存在吗?”

    须菩提回答:“如来无所法”

    佛进一步问

    “三千大千世界已经够大了吧

    倘若把里面的微尘集中起来

    你多不多呢?”

    须菩提:“太多啦,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

    “你所看到的微尘

    只是表象而已,在佛陀看来

    所有的微尘都是假有

    只有认识到其假有的本质

    才算是见到了真正的微尘

    同样的道理

    由极的微尘构成的世界

    如来它是虚假幻化

    没有自性的

    可是这个虚假幻化的世界

    却又宛然存在着

    所以如来还是用‘世界’

    这个假名来称呼它”

    既然没有所之法

    也没有法的处所

    那么,法的人有没有呢?

    佛问须菩提

    “须菩提啊,在你看来

    凡夫可以通过佛的

    三十二种相好

    来见到真实的如来吗?”

    须菩提果断地回答道

    “不可以!

    因为如来所的

    三十二种相好

    只是佛陀为方便接引众生

    示现的幻化庄严

    不能代表如来的

    真实的法身理体

    只是假名为三十二相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