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青(附《无量寿经四十八愿》4) (第3/3页)
! 这两个人,在面对死亡时,还在不停地写诗,直到笔无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杨柳青诗社全体同仁悲痛欲绝,为他俩在文化馆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后,文联主任宣布:杨柳青诗社刊物将出一期专刊,专发杨与柳在死亡前的遗诗,并且请青青为每首诗书写诗名!还郑重宣布:诗社全体同仁将捐资抚养杨絮,直到长大成人! 对于杨与柳的死,有人感到奇怪:为什么不游出去! 据熟悉他们的朋友称:杨与柳皆是游泳高手! 也有人,山洪又不是死水,太危险,游泳高手也是死路一条! 但作为杨的诗友,我猜测:由于太爱柳了,而又限于世俗而得不到她,于是借机一同殉情了! 不求同生,只求同死! 这,值得吗?我无话可! 青青 死者留给生者的:除了暂时的悲痛外,另外便是亲人思想里永恒的记忆了! 杨与柳的死留给青青的却不止这些。 青青没有再嫁,她一心一意挣钱养育杨絮! 尽管收入不是很稳定,因为纺织企业这几年都吃不饱饿不死,但青青拒绝接受杨柳青诗社同仁们的捐款。青青他们也非高收入者,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好意我领了,钱你们收回去! 再人们在整理柳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生前早已草拟好的遗嘱。 主要内容是:一,乡下古屋归远房老舅所有;二,所有书籍捐给杨柳青诗社;三,所有知识产权归杨絮所有;四,柳韵制衣坊经营权归柳的大徒弟所有,产权归青青所有,但不得将产品售给日本人;五,其他未尽事宜委托文联主任处理。 好精明的女人啊! 柳早为自己的身后事作了安排,她还怕遗嘱有问题,并且早作了法律公证! 柳的赠送,使青青的日子大为改观,柳的大徒弟每年一次性向青青交纳一笔数目不少的管理费! 青青也终于接受杨柳青诗社同仁们的请求,将杨与柳并排相葬! 为了排谴失夫之痛,青青又重新拜师学习书法,市书法家协会会长欣然收下这位颇有传奇性的学生。 几年后,由杨柳青诗社选编,青青亲笔书写的钢笔字帖〈〈杨柳青青〉〉出版了,书中收录了杨与柳的大部分诗作。 我也得到了一本,青青亲笔签名赠送的! 我不经意地问她,你为什么不再选一个合适的伴侣呢? 青青:这不是伴侣吗?她用手指了指那本书,神色异常安祥! 附录:《佛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讲记4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宿命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五“宿命智通愿”。佛教认为,世人在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等,辗转轮回,这就是“宿命”。“那由他”,是一种计量单位。 这一愿的大意是:假如我成佛时,国内的道和壤众生,不知宿命,乃至不知道百千万世以前所作的事情,我誓不成佛。 ■眼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不得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六“眼智通愿”。大意是:假如我成佛时,国内的道和壤众生,不得眼通,乃至看不到百千万世一切佛国,我誓不成佛。 ■耳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不得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七“耳智通愿”。大意是:假如我成佛时,国内的道和壤众生,不得耳通,乃至听不到百千万世一切诸佛所之法,不能全部领受、忆持,我誓不成佛。 ■他心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八“他心智通愿”。“他心智”,也桨他心通”。能够了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想念的事情,这种神通就叫做“他心通”。 这一愿的大意是:假如我成佛时,国内的道和壤众生,不能得他心通,乃至不能了知百千万世一切佛国众生,心中所想念的事情,我誓不成佛。 ■神境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九“神境智通愿”。“神足”,六通之一。是一种能够飞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的能力。“一念顷”,即一念之间。 这一愿的大意是:假如我成佛时,国内的道和壤众生,不得神足通,在一念之间,不能自由往来于百千万世一切佛国,我誓不成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