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镇语录_梦 桃(附录《佛遗教经》警醒睡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 桃(附录《佛遗教经》警醒睡眠) (第2/3页)

法治的病人,也一般不居功自赏,往往归功于师傅的方子和祖宗的荫庇。

    其次,中医的产业化程度不高,西医投资一家医院,最少得百十万人民币,要求大楼多少米,病床多少张,得有x光机,化验室,呼吸机以及急救室和120配套设施,需要拥有主任医师,护士长,化验室医师及主刀大夫等一大帮闲散人员。

    而中医不讲究这个,有两根能看病的手指头,买两本处方笺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开张。

    如果能够投资五到十万元,还能够拥有自己的药房。

    要命的是,这个拥有药房的破诊所,却真的可以治病医人。

    还有,这么一间破诊所,往往能够碾压那投资百万的西医院。

    第三,中医较难配合医主管部门管理系统的评比和奖励。一家投资百万的西医院,对当地主管那是百般殷勤,因为他们的名声,除了靠自己医院的大楼以外,主要靠评比和奖励。以及120系统的病员支持。

    如果能给一张三甲医院的证书,哪怕就是一帮pUtIAN系的文盲窝囊废,也照样能够风生水起,财源广进。

    而中医郎中视三甲如粪土,对评比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不需要靠急救吃饭,也不靠大楼大堂大设备,只要有两根管用的手指头,哪怕就是在马路边搭个窝棚,患者依旧信任他们。

    这样一来,一个县城如果有一家或者几家有真正本事的中医诊所,县所属的西医院就很难混。

    而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医院效益好坏,直接影响当地医疗系统的福利收入,子女就业和考核升迁。

    涉及到上级医药管理系统分派的设备和医药采购任务和每年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安排。

    更要命的是,中医诊所的存在,还可能极大地减少120急救中心的出车率,从而也大大降低西医急救室的使用率。

    时间一长,当地人民会视西医院可有可无,大大威胁卫健委这一上层建筑存在的社会基础。

    有人不这样认为,觉得中西医分工不同,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但问题在于能的中医郎中多了,就会让西医大夫无可治。

    人所共知,中医和西医喜好的患者不一样。

    对于中医郎中来,他们喜欢那些自己走着来,又自己走着回去的病人。

    因为这类病人,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吃了郎中的药,有用没用心里也清楚。

    治好了,他们一张嘴巴到处宣传,某某郎中不错。

    治不好,他们也到处宣传,某某郎中是狗屁。

    那些被郎中治好了病的患者,会心甘情愿地给郎中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回春”之类,并落款真名真姓真地址。

    别看这一面面锦旗,他们能够把那些个三甲牌匾打回原形。

    而西医大夫最喜欢的,则是那些被120急救车拉来的,直接进急救室的病人,而且,最好是又能从急救室再拉到火葬场的。

    因为这类病人不能话,一进急救室,哪怕是摔断了腿,也先把呼吸机给套上,免得病人胡袄,影响大夫cao刀时的游刃有余。

    至于病人能不能治好,则不是西医大夫考虑的。

    既然是120急救车拉来的病人,明他们已经有一只脚踏进了死亡的门槛。

    所以,医死了也不是我这“主任医师”的责任,因为你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不然你怎么会被120急救车拉来急救呢。

    治死不是我大夫无能,是你自己害错了病。

    我这主任医师没有水平,他们主管部门能授予么,你有本事去弄一张我看看。

    至于病人救没救活,反正我这急救室800元一,一年三百闲着,就指望着六十创收呢!

    还有,在古代中医行业有个臭规矩,如果一个病人死在了中医诊所,中医郎中会主动送一具棺材。

    这还撩?被你们这帮中医用一具棺材给破坏了。

    真是叔可忍,婶不能忍。

    并且,那些个该死的中医郎中,把大病都消灭在患者还能走的状态,西医的大夫,使用急救室的机会就大大降低。

    严重影响当地西医医院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系统收入,这还撩。

    该!太他妈该了。

    周浩然看完大笑:老袁你真敢讲真话?

    袁金匮一脸严肃:我现在又不是中医,我是个配镜师,怕个球?

    周浩然苦笑了一下,没有话!

    袁金匮对他:周老师,我理解政府也有苦处!

    袁金匮一直叫周浩然为周老师的,哪怕他后来做了镇长或书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