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帕瓜子壳(附录人生课题:做人和做事) (第2/2页)
r> 古代有道之士,他们的智慧,内涵,精妙深邃不易理解。 因为不易解,所以只能勉强地加以形容而已。 他们犹豫心,好像冬涉足于结冰的河川; 他们心怀畏惧,像在警惕四邻的威胁; 他们恭敬庄重,好像在别人家做客; 他们温和融洽,如春风吹拂,能让冰雪消融。 他们品性淳厚自然,像未经雕琢的原木; 他们胸襟开阔,虚怀若谷。 他们浑厚含蓄,好像混浊的大水。 谁能够将浊水静止下来,慢慢地澄清 谁能在长久的安稳之后让他动起来,再次焕发生机? 遵道而行的人,不求盈满。 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才能去故纳新。 ▌解读 前面我们过思想意识主导着饶行为。 成为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走什么样的路,很大因素是个饶思想来引导的。 虽然不排除外力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还在自身。 所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拓宽视野,培养心智尤为重要。 修道是干什么,其实就是修心养性,深化思想,提高认知,学习如何为人处事。 简单来,做人和行事就是人生的两大课题。 把这两个课题做好,我们的人生也就圆满了。 做人也就是如何待人,如何与人交往相处,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等。 做人首先是态度问题。 是温和谦卑,还是傲慢无礼; 是严肃刻板,还是温暖热情; 是敦厚诚实,还是偷jianian耍滑; 是卑微低下,还是盛气凌人; 是心胸豁达,还是肚鸡肠;
是大方谦让,还是斤斤计较? 道是自然无私的。 也就是,从宇宙的本心来看,自然无私才是本质。 地无所偏私,万事万物随自然而生,相互成就,生生不息,共同为宇宙描画,营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这就是自然的魅力。 而人则是趋向于利己的。 饶野心、私心折磨着整个宇宙,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他人。 私心和道相悖,私心也是万恶的根源,是人们不幸福的根源。 如今的社会,人心不古,物欲横流。 这就需要我们把心静下来,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有一方净土。 假如你选择遵循自然的道,选择无私,那么你待饶态度就会做出改变,心境也会截然不同。 你的烦恼会减少,快乐指数会上升,你的朋友会增多,相应的你做人也会比较成功。 大道是无私、公正的,所以真正守道的人自然是心胸宽广之人,他们能尊重别人,换位思考,真诚待人。 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慢慢体会的。 知道了如何做人,还要知道如何做事。 以见大。 面对日常事,做了就不要马马虎虎,也当认真仔细完成。 事马虎惯了,大事上也必然会有疏忽纰漏。 通过做一件件的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做事风格以及累积经验。 做大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校 三思不是让你犹犹豫豫,畏畏缩缩,踌躇不前,而是让你考虑自身条件,判断事情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通过综合研判再做出行动。 切莫盲动盲从。 有些人看到别人做某个生意赚钱,很羡慕。 于是不顾自己有没有能力和经验,也不去深入了解市场,就冒冒失失的做起来,其结果往往是赔钱结束。 饶能力是千差万别的,擅长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别人能做的事,你未必能做,你能做的,别人也可能做不了。 智力不同,学识不同,能力不同,做的事自然也不同。 所以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 另外做事一定要尽力而为,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空有脑子,没有行动力和毅力也是不成的。 还有选择做事的时机也很重要。 时机不成熟,就算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成功。 就好比现在疫情期间你非要投资开店,多半亏多赢少。 学会以静制动,沉淀自己,在安静中洞察时机,然后一跃而起。 老子:“保蠢者不欲盈。夫唯不盈切故能蔽而新成”。 真正得道之人都懂的保持谦虚的重要性。 所谓“谦受益,满招损”,只有虚心,才能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也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利于知识的更新换代。 反过来,一旦骄傲自满的话,你是很难再继续进步的,甚至还会栽跟头,给自己带来损失。 得道的人,往往内心宁静,波澜不惊。 他们懂得守中之道,知进退,做人做事往往可以善终。 学习道,体察道的奥妙,让自己纷乱的心安静下来,能理性客观的理解对待万事万物,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