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一个都不能少!朕全要!  (第1/2页)
    朱由校看众人轻松下来,转向了骆思恭。    骆思恭直接回道:    “臣无意见。”    朱由校点点头。二人均知朱由校问他,只是程序需要。    朱由校已经把军情处定位在直接对自己负责,参谋司会上骆思恭就不会对参谋司事务发表意见。    朱由校又加了一句:    “格物院刚成立,卿等有谁知道对制炮制铳等有经验的人,都推荐一下。    其他对格物义理有经验的人,比如农、医、营造、治水等方面,都可以推荐进格物院。”    徐光启开口:    “启奏皇上,外国人可以进格物院吗?”    “现在不行。但可以做参赞。可以给付参赞棒禄。”    黄得功开口道:    “毕懋良,毕懋康族兄弟二人,曾为兵部设计兵器。”    朱由校回头对魏进忠道:    “看下什么时候有空,把宣毕氏族兄弟二人事,放进日程里。”    魏进忠近前悄声道:    “十三日下午。”    朱由校点头。    看众人无话,朱由校说:    “那会议结束。徐卿留下,我们说说格物院之事。”    众人告退。    ------    众人走后,朱由校问徐光启:    “刚才关于格物院,徐卿似是有话说。”    徐光启迟疑着说:    “陛下,格物事涉天道,又有格物即格心之说。所以……,是不是叫致知院,比较好。”    朱由校哑然失笑,知道中国文人个个都算得半个哲学家,于“纲常”大份那是相当的敏感。    徐光启这实际在说他这个“天子”与“天”的纲常大份。这也是中国文人最重视也最常讨论的哲学问题,其中“得国最正”在明朝那是相当的热闹。    先回他一个歪理,镇场子:    “所以朕才要亲任格物院院长。    朕为天之子,试问哪有儿子不了解父亲的?    朕一个人忙不过,令臣下帮朕一起了解父亲,此‘如臂使手’也。    并没有什么‘僭越’之事。”    冲徐光启摊摊手。    徐光启哑然。    难道他一个臣子,真跟天之子讨论天子也是rou眼凡胎的事吗?    朱由校自知对科学家不能单纯用诡辩论来针对,底层逻辑上也一定要有说法的。但他现在不想跟徐光启搞什么哲学大辩论。以事实说话好了。    所以笑笑,继续道:    “徐卿。于格物,朕有奇思妙想,当颠覆常人诸多执念。后面你就知道了。”    徐光启再次哑然。    我不跟你争,你是皇上,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由校再次开口道:    “另外,格物是义理,而致知就是义理致用了。    这看起来顺理成章,但中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知道火药义理,要造出炮铳,废时耗费,不知凡几。    所以朕也会成立致知院,致知院任务,就是承接你们格物院义理成果,制出合用之器。”    徐光启有点儿懵,问道:    “那臣所造炮铳,以后要归致知院管吗?”    “然也。”    徐光启傻了。盯着皇帝。你让我造炮全败黄得功,难道骗人的?!    朱由校看他这模样,笑笑,说道:    “谁规定徐卿任了格物院副院长,就不能再任致知院副院长了?”    徐光启恍然醒悟。尴尬一笑,冲皇上拱手。    朱由校继续道:    “徐卿,格物院义理研究范畴,不拘于制炮制铳。    农、林、畜、工、数等各科均可开展。    徐卿但有相知的人,均可引其加入格物院。    然后分科研究相关义理。    格物院官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