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1)  (第2/2页)
变得象王安那个木板脸一样板起来。然后平静地回道:    “李如柏不太正常,买路银给得少了。    这只有二种可能,一是他有强大靠山足以让他有信心在短期内拉他上岸;二是他已存速死之心,短期内就可以顺利了结百事,摆脱锦衣卫。    所以封禁事对于他,并不怎么重要。    臣判断是第二种。”    听到骆思恭这个话,朱由校“嗯”了一声。    思索了下,然后转头对王安道:    “大伴,朕跟骆思恭奏对结束以后,你跟骆思恭一同去见李如柏。    就带一句话给他,‘我要他六十八岁的实话,保他家人无恙’。”    李如柏“以死明志”虽然可以保下家人,但预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跟皇帝承诺相比。    朝堂的事,皇帝真要有心做,现在就算把他下狱,关几年不管不问。等风波过了,给他平反,然后再顺带给他家人一堆的荣誉待遇,都是有可能的。    李如柏以死明志,不过为身后事。现在皇帝给出更好的条件,他不会放弃的。所以朱由校相信给出这个承诺足够了。    王安点头。    骆思恭则是又深吸一口气。    威逼利诱威逼利诱,威逼在前利诱在后,小皇帝一句话把威逼利诱都放在里面了。而且显然还有很多的余味。
    有点儿小厉害啊。    朱由校说完,回过头来对骆思恭道:    “李如柏事,就先这样。    骆卿说说辽东谍报事务。    按骆卿在朝鲜对敌情报,火烧大军粮草营,密报传信等的表现,辽东谍报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啊。”    骆思恭跪下叩头,然后跪在地上抬起头,沉声回到:    “朝鲜情报格局和辽东情报格局不同,朝廷在谍报上用力上也有不同。    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陆地之属数千年以降,少有争议。    故朝鲜极少有人认同日本。    锦衣卫入朝鲜开展谍报,朝鲜官方民间广为支持,做事无往而不利。    辽东谍报格局则完全不同。    努尔哈赤部本就李成梁部曲。高淮乱辽之后,辽东军民十之四五逃亡归附建州女真。其中就包括我锦衣卫部分人员。    此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之局也。    此与朝鲜局势完全不同之一。    女真各部,海西、建州、野人十几个部落。均有我大明藩属之书,又落地生根。各具方言又分布广大。到了女真部地盘,我们大明人就是外人,处处落人眼时时被人跟。此    此与朝鲜局势完全不同之二    女真各部历来就相亲相杀,犬牙交错。情报状态瞬息万变,今天二部落还在刀兵相向,明天就相互联姻成了亲戚。这使我锦衣卫工作极难开展,谍报方向也难掌握。    十几个部很难抓重点。    太皇朝时,早期是以较为强盛的海西女真哈达部、叶赫部为重点。    近十多年建州部快速崛起,谍报布局转向建州。    但是需要时间布局。    谍报工作被迫时时转换。    此与朝鲜局势完全不同之三。    而我明廷招剿之策轮换不定。谍报工作也因之摇摆不定。    此与朝鲜局势完全不同之四。”    骆思恭说到“高淮乱辽”、“明廷政策不定”,王安都不由看了朱由校一眼。这些话都可以算进“大不敬”之语,全看皇帝怎么定性。    皇帝生气直接办了骆思恭,也不是没有可能。    骆思恭反倒没有一点儿心理包袱。    你小皇帝敢摆出谍报谱儿,按谍报的规矩问事,那你自己就得遵守谍报的规矩。你就只能认我骆思薛是谍报人员,接受我按谍报思维来汇报事儿。    这就是谍报工作的“纲常”。    如果你皇帝在这个上面玩儿虚的,那对不起,即便是没我骆思恭,锦衣卫也一定会还给你更虚的东西。    不信打赌好了,我骆思恭要输了,我跟王安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