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一章 见证李小强成长的对局 (第2/2页)
的下一盘棋呢?现在的他们应该是不太可能战胜自己了。因为他们的精力和体力,已经无法支持他们在这个“后半盘决胜时代”战胜自己。 但是现在的林光二就不同,虽然他现在已经不是日本棋坛的霸主了,从表面上看,他好像已经从巅峰滑落。但真实情况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他还保持着超强的后半盘功夫,那么他的战斗力就任何人都无法轻忽。 今天这场比赛能吸引这么多的关注,李石佛会特意跑过来观看这场比赛,其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在这里吧。 “都李强下棋的时候办法最多,我今天倒是要看看,他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下这盘棋。” 在比赛开始以后,李石佛兴致勃勃的了这样一句话。而这句话也得到了研究室绝大多数棋手的认同。李强之全面,李强下棋办法之多,这是得到世界棋坛所公认的。尤其是去年的“真露杯”,李强将自己这个特发挥到淋漓尽致。4盘棋他采取了4种不同的赢法,而且盘盘闪光盘盘精彩。那简直可以认为是李强“办法之多”的登峰造极之作。 不过另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是:李强在对付别人的时候好像显得办法很多,但是只要他碰到林光二---虽然在这之前两人只交手过区区盘棋,但这盘棋的内容好像都是如出一辙。 在这盘棋中,无一例外都是“功夫棋”的比拼! 要起来,这盘棋的交手时间跨度其实比较大,最早一盘那还是在1991年的“富士通杯”半决赛。也亏得这是李强的比赛,所以还有人记得这个规律。 在研究室中,韩国的朴记者询问张大记者:
“张先生,您认为李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实话,朴记者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好回答的。区区盘棋而已,哪里还有那么多为什么?不过张大记者毕竟是张大记者,他和李强混得最熟。想了一会后,张大记者是这样回答的: “我记得强曾经跟我过,在围棋界中,有一些棋手被认为是“标杆”式的人物,例如当年的日本棋坛,工藤纪夫先生被认为是九段的标杆,那么林光二先生呢。李强认为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一流棋手的标杆。我想强老是用同一种方法和林先生下棋,应该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吧。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李强和林先生交手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那盘棋都很有代表性啊。这是见证李强成长的盘棋都不为过。” 朴记者听了默默无语,他仔细回忆李强和林光二先生曾经交手的盘棋,觉得张大记者的话还是有道理。 李强第一次和林光二交手,那还是在91年的“富士通杯”。那次比赛最终是李强夺冠了。可以正是因为李强跨过了林光二这座大山。证明李强当时已经具备和超一流棋手叫板的实力。 到了几年后的第次,李强再次用一盘“功夫棋”击败林光二。这次的情况就已经和第1次不一样了。 李强那盘比赛的胜利,标志着李强那时的“功力”已经提升。他仅仅在“功力”方面,就足够和当时任何一位棋手抗衡。 李强两次战胜林光二,为李强带来了个世界冠军。甚至他输给林光二的那盘棋,也可以认为是李强个人职业生涯的标志**件---- 正是因为在95年的“富士通杯”半决赛中输给林光二,李强才陷入长达一年多时间的低迷不是? “李桑果然从就是志向远大啊,原来他从那么的时候开始,就把林先生当成标杆。前面的盘棋,确实可以认为那是见证李强成长的盘比赛。那么今天这盘棋呢?今天这盘又会是什么比赛?。。。” 在研究室内,当大家回忆起李强和林光二的交战史后,很多人都在感慨,同时也在议论纷纷。 不过在这其中,有一个人和其他人不同。这个人当然就是梅泽由香里。她虽然也在回忆,也在感慨,不过她回忆的东西显然和其他人不同。 她和李强发生最刻骨铭心的事,不正也是在李强输给林光二之后么。。。 梅泽由香里虽然回忆的东西和其他人不同,不过有个念头还是和其他人相同的: “强,今天这盘棋,又会是你什么样的比赛呢。。。” “亚洲杯”的进程是很快的,到了下午4左右,研究室的人们再次议论纷纷,大家再次感慨。 因为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棋局似乎大局已定。 今天这盘棋,李强好像没有再次和林先生进行“功夫棋”的较量了。 不过今天这盘棋,好像依然能够看成“见证李强成长的对局”。 410分,李石佛在研究室内长叹一声: “唉,看来今天没有鄙视回去的机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