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采樵势 (第2/2页)
头换面造出来的呢?我想这个题目,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你再仔细算算,把这个死活题整理整理。” 梅泽由香里按照李小强的意思,她真的对那道“发阳论”的题目梳理一遍,等她想明白以后,她再次瞪大了眼睛: “好像。。好像这道题目,还真是从“采樵势”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呀。。。” 是的!梅泽由香里说得没错。这道“发阳论”里面难度最高,也是最有名的题目之一。确实是从“采樵势”上发展而来。从表面看上去,它和“玄玄棋经”没有什么关系。外在棋形也和“采樵式”完全不同。不过只要认真推理下去,很容易就会发现这道题目的核心手段,其实就是“道策的镶嵌”,它其实也是在“玄玄棋经“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再改头换面而来。 必须指出的是,在“发阳论”中,类似的题目比比皆是!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指出,所谓“很容易就会发现这道题目的核心手段”,这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达到梅泽目前这样的水平。“发阳论”为什么能够被称为职业和业余的分水岭呢?其实区别就区别在这个“整理图”上。所谓“整理图”,就是解题以前必然的次序。说穿了就是所谓的“官着”。当然,想做到这步是有条件的,起码必须达到业余高段以上的基本功,这样才可能把这步工作做好,这样才有机会接触题目中蕴藏的更精妙手段。 设想一下,假如没有业余5段以上水平,连“整理图”都做不出来,那么当你面对“发阳论”的时候,往往就会一片茫然,你根本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很多普通爱好者眼中,“发阳论”显得特别神秘,显得特别高大上。这也造就了“发阳论”诺大的名气。
对局室内,李小强和梅泽由香里探讨了一会技术上的问题以后。梅泽突然似笑非笑的对李小强说道: “李桑,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郁闷了,想你堂堂李小强号称中国古棋传人,聊起来也头头是道。可今天却被人家用中古棋的经典手筋击败。。。嘻嘻,想想确实够丢人的。。。” “。。。” 时间到了晚上6点左右,在另外一间对局室,聂旋风和大竹英雄的比赛也已经结束。经过一番比拼内功的较量,聂旋风以微弱的优势击败对手,他先拔头筹。 等到复盘结束后,心情不错的聂旋风问张大记者: “小强呢?小强那盘棋下得这么样?那盘棋现在下完了吗?” “一个小时前就下完了。” “啊?!这么快?那谁赢了?” 张大记者苦笑一声:“小强输了,被人家一个经典妙手击败。” “哦?这样啊,那小强人呢?他现在人在什么地方?” “还在对局室里。” “那要不我们去看看?” “好,去看看。” 到了对局室门口,看到小强和梅泽由香里在那聊天。聂旋风和张大记者并没有进来。 “还看什么?走吧。” 张大记者担心的说道: “老聂,我担心小强现在压力过大。会不会影响第2盘的状态。。。” 聂旋风拉着张大记者就走: “放心吧,我相信小强没事,他第2盘一定能调整过来。” “哦?你凭什么敢这么说?”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输棋后对着别人吹牛,这是最好的减压方式。如果吹牛的对象还是一位美女,那效果就更好不过了。” 说完这句话后,老聂还意犹未尽的拍拍张大记者的肩膀 “我告诉你啊,这种事,我可比你有经验多了。。。” “。。。” 6点多一点,李小强和梅泽由香里也终于走出对局室。李小强真心实意的对梅泽说道: “由香里,不管怎么说,我现在都要对你说声谢谢。” “那你准备怎么谢?” “这个你说了算。” “那你先叫声jiejie来听。” 李小强含笑看了梅泽由香里一眼: “是,多谢由香里大姐。” “你。。。” 李小强和梅泽由香里告辞以后,张大记者又冒了出来: “小强,第2局比赛你没问题吧。” “第2局比赛吗。。。”(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