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23 独蒜 (第1/2页)
倒在竹匾里的辣椒,大小非常整齐,颜色也很均一,一片火红上面根本不见一点儿杂色,泛着经营的光泽,就像一堆翡翠雕琢而成一般。 徐毅晒好辣椒就转身接着去忙碌起来,还有大蒜和生姜要接着收获呢。 大蒜蒜苗和那些青菜跟很多天以前一样,不止没有抽薹,甚至连一片叶子都没有再多出来。 这些东西一次姓都收回来的话,肯定不是一时三刻能够吃光的,所以徐毅也不打算现在就收了,以后每次吃的时候收一些,这也用不到多少次就能处理好了。 徐毅想挖的,是那十几棵用蒜薹顶上的“小蒜”种出来的大蒜。 这一点蒜苗,再加上两个辣椒,刚刚好能搭配出来一盘回锅rou。 上次做的时候调料放多了,材料也不全,滋味其实还算已经相当不错,这次调料齐全的话,搭配在一起会怎样呢? 徐毅心头不禁一阵火热,充满了期待。 徐毅拿过刀子,把蒜苗全割下来,再把下面的蒜头都给挖了出来。 这么长的时间下来,这些蒜下面的蒜头一样也已经长好了。 洁白的蒜皮上面带着一丝丝浅紫色,看起来倒是分外的别致。 这些蒜头一个个比鹌鹑蛋大不多少,不过这仍然让徐毅眼前就是一亮。 这些蒜头通体圆滚滚的,根本看不到分瓣的浅沟,看来这些都是独头蒜! 徐毅拿着一头剥开,除掉潮湿柔软的外皮以后,里面果然只有一个白白胖胖,像小桃子一样的圆形蒜瓣。 徐毅看着这些蒜若有所思,一头两头长成这样可能是偶然,但是头头如此,这里面只怕十有**存在某种必然。 他打算回头再尝试一下,如果再栽下去蒜瓣浇上一点水,用长出来的“小蒜”再栽下去,如果仍然能得到这样的结果,这无疑是个获得独头蒜的好办法。 当然徐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独头蒜的风味如何,甚至连中医说独头蒜药效如何如何,徐毅也持保留态度。 独头蒜实际上是植株营养不足以至于下面的鳞茎不能分瓣的结果。 那种什么“独头蒜里面的大蒜素没有分离,有抗癌能力……”之类的说法,着实有些不靠谱。 这东西除了长相之外,跟普通一般大蒜能有什么差异呢? 独头蒜说来大多都比同一批栽种的蒜头要小不少,这就算因为干旱导致的独头蒜,这货也没不会跟同样条件下长得正常的大蒜存在什么味道上的差异。 而大蒜的辛辣味道就是由里面的大蒜素造成的,说独头蒜里面大蒜素没分离这种说法根本就是瞎扯淡。 至于有些医书煞有介事地写着几头几头紫皮独头蒜…… 想必写这些医书的那些人,只怕自己也没亲手种过蒜,人家拿给他的都是鸡蛋大小的独头蒜,他自然就认为几头就够了。 但是他只怕根本就不知道,有时候年景不好的的时候,独头蒜长得比小指甲还小,伸手抓一把都能抓个几十上百头的。对于这种比当初栽下去的蒜瓣还小上三分的蒜头,你这用药还按着个数来算吗? 独头蒜的形成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 这跟与种蒜选时不当,秋天下种太晚,土壤瘠薄、密度过大等都有关系。 大蒜发育不好,根部的鳞茎没有完全分化,就会导致独头蒜的发生。 大部分情况下独头蒜太多就会造成减产,这是农民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怎么到了很多人嘴里,这独头蒜反倒会有更好的药用价值? 只怕这就是种物以稀为贵的心态吧? 就像以前徐毅看到卖蚕丝被的广告,大肆宣扬选料精良,都是使用双宫茧…… 隐含的意思:人家的蚕茧都是只有一只蚕结成的茧,我们这蚕丝被的蚕茧都是用两只蚕做成的,这蚕丝被自然更加保暖…… 看得徐毅就是一乐。 虽说村里以前养的柞蚕,不过徐毅还是听说过双宫茧这种东西。 桑蚕在结茧的时候,会有极少的情况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蚕结成一个比两个蚕茧小,比一个蚕茧大的蚕茧,就叫双宫茧。 因为不是由一个蚕做出来的蚕茧,所以这蚕茧的蚕丝纠结在一起,缫丝时候很难把它们分开。所以缫丝厂在缫丝之前的选料阶段都会把双宫茧挑选出来,避免影响生丝质量。 说起来这货单从缫丝角度而言,根本就是个废品,怎么到了商家的嘴里,这货怎么就成了更高级的一种东西呢? 再怎么样,这东西的蚕丝也同样也是丝胶和丝素构成的,完全就是绕在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