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那是我的  (第1/2页)
    就是因为前世受各种作物品种卡脖子,才让育种人吃尽了苦头。    如果能够在这世界,反过头去卡别人的脖子。    想想也挺爽的!    可惜,时间不够啊。    一代杂交育种就要两到三年,想获得一个稳定杂交种至少要五年。    秦钟是个俗人。    他也想名动天下,也想富贵满堂,也想身边美女如云。    可时间不够啊!    两年半过完,他才刚满十五岁。    那些东西,对于一个十五岁就可能死去的人,也就只有鸡儿能用。    还不如趁着这点时间,专注提升阳寿。    同时改变在意的人命运。    万一真要早夭。    死前把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以及杂交育种办法,交给最信任自己的人。    然后管他娘的!    秦钟瞄了陈大爷一眼。    他原本还以为,所有人都像贾蓉、贾宝玉那样,一见面就刷刷刷的涨好感。    后来才发现。    是不是限定了还是什么原因。    除了红楼原著里秦钟接触过的人,其他的人好感度格外难提升。    特别陌生人,哪怕去好心帮忙。对方也警惕着,不增加一点好感度。    如果只靠秦可卿、贾宝玉等人提供阳寿,那他是死定了。    只能想办法破局。    “现在只是还没找到破局办法罢!”    秦钟在心里嘀咕一声。    陈大爷也是见过两次面的人了,但是现在好感度还是为0。    “陈大爷一个户部官员总是往清河镇跑,是何原因?”    “鲸卿算不出来了么?”隆泰帝打趣一声。    “我什么算不出来。”秦钟瘪起嘴来。    他翻一个白眼,指着那清河道:“户部官员来此,无非就两件事。一为修建清河水旱码头和粮仓,二为监察粮运。像你这么偷懒的,还是头回见。”    隆泰帝听了哭笑不得。    这孩童实在与常人不同,小小年纪竟敢训起官员来。    可是隆泰帝这次来,却不是为了粮食。    而是为了旁边那栖流所。    浙江大旱,终于还是影响到神京城。    淮扬一带并江西的漕粮已经运往浙江救灾,神京城里粮价飙升。    但浙江竟还有流民冒着寒冬入京。    一個地方流民多了,交税的人就少了。    隆泰帝对此很不满意,心底把浙江官员全都问候了一遍。    要不是太上皇的压着,作为皇帝的他,甚至想直接对浙江动手。    可惜,大明宫的太上皇,是他掌权的最大阻碍。    做皇帝,做到他这样,华夏几千年历史中也没几个了。    隆泰帝幽幽叹一声,眼神逐渐坚毅。    “我从不想偷懒,只是浙江大旱一事难为。”    “有啥难为的。是朝廷没有设定防灾救灾保障体系罢了!”    秦钟撇一嘴,倒也计划着先和这位户部陈大爷打好关系。    朋友多了路好走。    如果能获得好感度提升最好,万一……    万一还能获得这官员赏识,稍一举荐,那官身不就来了?    隆泰帝却不知他心里所想,只听到一个新词,顿时好奇。    “何为防灾救灾体系?”    “自秦汉始,历朝历代皆有储粮赈济办法。到前明时,更设义仓民仓。只需在前明办法上,加大鼓励各省官民捐粮建仓,区区一隅灾难如何应付不来?”    秦钟看了隆泰帝一眼,轻松点破。    隆泰帝却浑身一震。    这办法竟和他想得一样。    狐疑看向秦钟。    又问:“若是官民不捐,你该何处?”    “为官者为名,为民者求前程,投机者求利。一手名利前程,一手狼牙棍棒。以地方官为先,谁若不捐,先上功德碑让百姓唾弃。有了这污点,罢其官,便禁其子弟进学取仕。”    隆泰帝听得心惊。    倒不是因为秦钟办法有多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