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后世的名家,此时在干嘛  (第1/2页)
    江山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十年原地踏步,差距大不怕,怕就怕还被蒙在鼓里。    80年代前后,国家为什么会全力支持译制片的引进?不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见见外面的广阔天地。    那个时候,仍有一小撮人还天天惦记着去解放外国,幸亏高层英明。    散会后,胡啸和江山留了下来和古台长单独聊了几句。    期间,江山几次欲言又止,全被古台长看在眼里:“小江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尽管说嘛。”    “呵,”江山仔细想了想:“是有点事,但……”    古台长试探的问道:“怎么?你是不想随我们去冬京?”    “那倒不是。”这趟冬京之行,江山求之不得。    “难道是……公益广告?”    “对,但我还要再仔细想想。”    江山觉得该出手时就出手,既然有这本事,干嘛不替国家挣个脸回来。    他深知,广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多重要。    这也是不少发达国家会以广告业务的多少,来衡量国民经济的盛衰。    米国总统罗斯福的至理口头禅就是: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    回去的路上,胡啸坚持他来骑车,一路呼哧呼哧。    “小江啊,你怎么成天就穿这一身啊。”    “穷呗。”    “少来啊,这几天挣的呢?”    “……我觉得这一身就挺好。”    说完,江山低头看了看自己,泛黄的白衬衫,藏青色的长裤,清清爽爽。    “太朴素了。”    “我还可以再朴素一点,就怕人民群众不答应。”    “别抠了,过两个月就走出国门了,到时候好好置办两身衣服,别让人小瞧了咱们。”    “对了,”    胡啸要不提这茬,江山倒忘了:“您怎么未经本人同意,就把我发展进去了。”    “这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胡啸骑车的姿势开始加大幅度:“怎么?不乐意?”    “怎么可能,”江山特别乐意:“您比咱人民政府还英明。”    “尽胡扯,不过这也是你小子凭本事得的差事,知道吗?去一天可是15块的补贴。”    “一天15块?”江山眼睛一亮,没想到还有补贴:“一共要去几天?”    “怎么也的一个星期吧。”    “厂长,要不换我骑吧,街边走路的都比咱们快。”    ……    完成了今日的《加里森敢死队》翻译工作,快四点时,江山提着两兜苹果走进了大杂院。    四毛钱一斤的苹果,个头还不小。    一路上,江山都在哼着“鸳鸯茶”的小调。    “李叔,”    江山敲了敲李若诚家的窗户,递进去一网兜苹果:“给您和李姨尝尝。”    李若诚看着红扑扑的苹果,有点意外:“干嘛呢这是?”    “我看着新鲜就买了。”    “瞎花钱,”李若诚接了过去,反手又递出来一袋小麻花:“这是给孩子们吃的,不是给你的。”    “嗳,我保证不吃!”    之后,当江山把苹果和小麻花一块放在方桌上的时候,江小鱼和江小白笑的眼睛都弯了。    江山揉了揉江小白毛茸茸的脑袋:“快呲吧。”    “谢谢三叔。”    “三叔最好了。”    “这孩子,”坐在一旁摘菜的江妈笑骂道:“有奶便是娘,你们mama都回去多少天了,就一点不想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