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 (第1/3页)
“下雪了。” 草堂外传来孩童们高兴的声音,这是贞观九年长安第一场雪,来的比往年要晚一些, 雪飘飘洒洒, 孩子们高兴的伸手去接, 李世民走出草堂,武怀玉陪同着, “天真无邪啊,赤子纯真。”李世民感叹着, 武怀玉看着院里那几个孩子,除了自己带来的承嗣和承宗、承应三兄弟和大女儿璎珞外,院里其它几个孩子是杨婕妤的女儿,皇十九女兰陵公主李丽贞,以及韦贵妃的三个孩子, 分别是与薛国公阿史那忠定婚的定襄县主,这是韦贵妃与前夫所生,带在宫中是皇帝继女。 皇帝的第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以及韦妃与皇帝生的第十子纪王李慎。 临川公主如今是赐婚给周道务,前兵部尚书之子。 “他们倒是玩的挺开心,一点不生份。”李世民哈哈大笑。 皇家与武家联姻,武怀玉的嫡长子武承嗣早就定婚皇十九女兰陵公主李丽贞,而武怀玉的长女也是早早赐婚给十皇子纪王李申, 院里, 一群孩子玩的很开心, 承嗣跟兰陵公主甚至手牵着手,那边纪王李慎也带着武璎珞在跑闹, 定襄县主这个大姐带着这群孩子,她早在贞观四年便赐婚给了阿史那忠,他本是沙钵罗小可汗苏尼失之子,颉利被擒后,阿史那忠奉父命入京,皇帝赐姓史,封薛国公,留在朝中为官, 贞观四年与皇帝继女定襄县主完婚,如今长子史也好几岁了,带着差不多年纪的武十八郎承应一起玩呢。 “臣想起那时刚来长安,初见太子之时,太子也才八岁,正如他们般年纪,转眼太子都已经做父亲了。” 说到这,李世民很高兴,抚须道,“是啊,转眼朕皇孙都好几个了。” “一会你帮皇后问诊,调个新方子,” 长孙皇后最近身体又不适了,据说是为cao办高祖丧事,身疲而又心伤,旧日气疾又复发, 虽说这几年一直将养着,但皇后在去年还又生下了第七个孩子新城公主。皇后身体本就不太好,这前后生了七个子女,还是有些伤身体的。 樊玄符身体那么好,也还只生了三子一女。 “你家这些孩子真不错,”李世民看着武家的三子一女,越看越喜欢,这些孩子身上有股子武怀玉的那种性子,既大方又聪明,而且礼貌之中又透着股nongnong自信, 哪怕是跟金枝玉叶的皇子公主们一起玩耍,也表现的很自信。 “我还担心你把这些孩子们带去岭南,在那南蛮之地,把他们带野了呢,” “等孩子们满十二岁,臣就让他们回长安来读书,读到十七八岁,便送到三卫点选,若能当差有幸侍从陛下,也是他们造化。” 李世民望着武家兄弟,“不如现在就让他们留在长安,你家大郎也八岁了,就进门下省的弘文馆,或是东宫的崇贤馆读书,跟着朕的子、弟们一起读,” “你不用担心你不在京的事,让他们兄弟就养在宫中,在朕身边养着,朕有空的时候还能亲自教导一二。”李世民笑着说着,边说还边指着远处的两人, 那两人一个是皇帝继女婿薛国公史忠,一个是他女儿临川县主的未婚夫周道务, “道务就是从小以功臣子弟养在宫里的,三年前他父亲病逝才出宫。” 周道务也是皇帝未来女婿,在宫里养了好些年,如今武承嗣也是皇帝未来女婿,一样是功臣子弟,让武承嗣进馆学读书,甚至养在宫中,也是没问题的。 武怀玉心里是不太愿意的, 深宫大内有什么好啊,尤其是对才九岁的武承嗣来说,在外面他是顶级勋戚子弟,但在宫里,可就不一样了,而且说实话,武怀玉也并不太喜欢宫里的那种环境,觉得对少年承嗣的成长不太有利。 可皇帝开了口,武怀玉难以拒绝。 “那就让大郎留下吧,七郎还小,还得人照顾太麻烦。” 皇帝是不是有以武家兄弟为人质的想法,武怀玉不敢说,但未必就没有, 将军养假子,皇帝宫中养功臣子,其实说起来都差不多是一回事,既可以说是增加君臣关系,还可以亲自教导培养这些功臣子弟,也可以说是质子。 当然,这表面上来说,还是不得了的荣誉呢,一般人还没这资格享受。 就好比朝廷的亲勋翊三卫官,数量也是很庞大的,都是勋戚功臣高官子弟充任,这可是实打实的一个极好的门荫入仕的资格,到三卫番上当差几年,累积够年资就能到兵部铨选放官了。 这种好事,一般人可没机会。 而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