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龙王庙里的财神 (第3/3页)
?” 第一轮战罢,中场休息,玄符偎在武怀玉怀里笑着问道。 “嗯,这一年多也是东奔西走,虽在流求停留时间长点,可也在流求到处跑,又不时回鹭岛、泉州,” “女人不止一个吧?”
“那倒也是,”武怀玉老实承认, “那怎么不把人带回来,就没有怀上的?” 两人聊这些的时候,倒是挺自然,樊玄符是并不在意,武怀玉则也没当回事, “阿桑和二十郎就留在鹭港了,孩子还小懒得奔波,再则我打算以后二十郎就在鹭港开枝散叶了,” “等大点还是应当接过来一场生活,孩子也要读书什么的,等以后成亲后,再说鹭港另立门户也不迟。” “我觉得孩子们十一二岁后,还是应当送到长安去读书,广州虽然也不错,但文化这块终究还是落后的,孩子们十一二岁到长安去读书,不管有没有这读书天赋,在长安呆到成丁,总是应该的,否则都混成岭南蛮子,跟大家脱节了。”玄符说道。 “也行,那就十二岁时送回长安读书,进咱们武家的曲江书院,优秀的送到国子监,” 武怀玉心中清楚,自己在岭南可能还要呆上不少年,十年内可能是不会挪窝,所以孩子们的教育确实也是个问题。 老大承嗣已经八岁了,现在年纪小放身边比较好,但再大点确实应当送回长安,长安不仅是说教育好,关键是那个环境, “吕宋岛什么情况,真有承嗣说的那么夸张?” “也不算夸张吧,咱家也算是头个吃螃蟹的,算是捡了第一波红利,那边确实有不少金矿,岛上土著多年积攒,手里头不少金子,但我们这样换,很快也会把他们手里头的金子换完的, 以后还是要淘金采矿,不过那边资源很好,不仅金矿多,铜矿也多,而且可耕种的平原土地也多,将来在那边开垦种甘蔗、棉花,搞制粮、纺织这些很有前景, 而且从吕宋往南走,那里还有盛产各种香料的群岛,我们慢慢的往南寻找开辟航线,向土人收购香料,这买卖一本万利。” “你还真弄到了一百八十多斤重的狗头金和龙涎香啊?” “嗯,两个部落的镇族之宝,三船货加三条船就换过来了,” “那不得值几亿钱?” “那是自然的,不过这东西也不好出手,咱家先留着做镇族之宝吧,” “明天,跟我去龙王庙烧香。” 樊玄符说她们日夜担心着他们爷俩,天天在家祈祷,后来干脆出钱招人,在广州城外内港码头附近,修了一座龙王庙, 这庙武家女人们出的钱, 出的钱多,修的庙也大, 里面不仅供奉了南海龙王,四海龙王都供奉了,还有龙王娘娘,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神雨伯土地公诸神, 甚至还为武怀玉的老师逍遥子也塑了金身供奉。 沿海地区多供奉龙神,但一般是供一位,武家修的这庙却是供了四海龙王,甚至还供了不少其它神。 因出资多,龙王庙建的很气派, 恰今年岭南大旱无雨,龙王庙落成,广州都督武怀义供奉香火,前来祈雨,结果次日天降甘霖,岭南普降大雨,旱情解决,大家这下都认为供到了真神, 于是这龙王庙香火旺盛, 尤其是出海做运输做贸易的,或是出海打渔的,那更是出港前要拜,回来要拜,家里有人出海的,也肯定是要来拜的, 而不知道从何时起,供在龙王庙里的陆地神仙逍遥子,居然被广州百姓奉为了财神,做生意的不做生意的都喜欢来拜。 武怀玉都愣住了, 逍遥子根本不是这时代的人,是他在后世终南山上的老师,那位老道活了一百零四岁,早早就算好了自己羽化的准确时间,老道平时看着普通,可却治好了他的绝症,还留下体源流一书。 他让自己下山往北走,然后自己一头走进了大唐。 武怀玉在大唐说自己老师逍遥子本是楼观道人,是位隐修,陆地神仙,还把他带来的玉米红薯土豆辣椒等那些作物,说是老师当年游历海外时所得, 如今所有人都相信有逍遥子这人,连楼观都亲自出来背书做证,尊老道为楼观师叔祖,皇帝也屡次加封追赠,民间都因此名气越来越大。 可武怀玉真没想到,有朝一日,千多年后的那位老道,会在大唐成为财神爷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