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 (第2/2页)
价高,自然能够促使岛上移民多种点粮,这比跨海运粮其实划算。 甘蔗收购价也还不错,没有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话,收获还是会不错的。 流州是支持百姓多发展经济作物,但粮食耕种也有条红线,得保证粮食自给,还得有部份储备。 “花生、油菜,这些以后也可以种一些,” 花生油菜都可以榨油,而且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而这年头,油始终是很贵的,也是很重要的生活基本物资,虽说许多百姓平时舍不得吃油,舍不得点油灯,但一年到头总还是得吃一点的,生活条件好点,那油用的就越多。 总体上,油的需求一直都在,始终是供不应求,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人没有油水,那就容易饥饿,而这年头油的来源也少, 植物油也是不错的,比动物油脂更容易大量获取,流求这边条件适合种植,但种粮天花板限制厉害,自给自足就可以了,种太多就不适合。 倒是可以发展甘蔗、棉花、以及花生、油菜这些经济作物,种多少都是不愁销的。 其实武家在流求的庄园就是这种方向经营, 水稻也是以种糯米为主,这是为了酿酒。然后红薯玉米等粗粮种了许多,是为了养殖。 接着就是种甘蔗棉花,种花生油菜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经济产值。 就好比养猪,流求现在对猪rou需求很大,武家在这边建起养猪场,还养了许多母猪、公猪,搞起了繁育, 僧哥他们这村里,家家现在也都开始养猪,他们的猪崽就都是从武家的猪场买来的, 养母猪比养rou猪更赚钱, 对村民们来说,自家养上那么几头猪,喂红薯玉米萝卜米糠等,就能转换成猪rou,既能卖掉赚钱,又能自己宰杀改善生活,
不值钱的红薯萝卜这些,通过养殖转换,是很划算的。 不仅养猪如此,其实家庭养些鸡鸭鹅也是一样的。 你种再多粮食,也没啥竞争力,价格也上不去,而种些杂粮,还能轮换休整地力。 “武相,什么时候再打夷人?” 甘蔗地里,小毛忍不住问道, 武怀玉看着这个年轻人,从他眼睛里看到对打仗的渴望,他并不意外,甚至一眼就有看出他心思。 想打仗立功,甚至想通过打仗获取岛夷奴隶。 现在他们有田有屋有妻,可小毛家二百亩地,就他小夫妻二人加一个奴隶一头牛,是劳动力严重不足的,而流求这边又缺人, 招不到佃户也难请到长工,短工都难请, 现在地刚开荒,所以粗耕轮种,倒还勉强,可以后肯定不行的。 可岛上到处缺人, 内地监狱里的犯人都给拉过来了, 但这年头移民也确实难,许多人故土难离,一听是去岭南,去海外,更不愿意了。 就连武家,也都是通过各商号在内地招工, 许多人就算穷,也不愿意移民。武家也只能通过各商号打出招工旗号,开出不错的条件, 武家的商号在各地其实名声都不错,员工待遇条件都是当地较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想进武家商号,但位置有限。 现在武家招工,虽说是要到外地去做工,可开出的条件极好,虽说招工是一年起,还有两年三年期的,时间越久的待遇越好。 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受招的, 反正就是拿工钱嘛,至于说要去外地,这都不算事。 这种情况下,武家现在源源不断的在岛上拿地建庄园,又在各处开码头建作坊,甚至已经进山里伐樟熬脑,开山挖矿,都是通过各商号从内地招工来的, 这些不是移民,只是雇工, 但武怀玉认为,先把人招来岛上就是不错的开始,雇工也能开发建设,只要招来的人在这边能拿到承诺的待遇就行,而且来了以后在这边待上一年两年的,到时习惯这边气候生活,甚至了解这边情况, 到时肯定也会有人愿意移民落户这边,毕竟肯招工来的都是年轻穷困的,而落户就有田分,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有吸引力,开始不敢来,只是不了解。 “最近岛上夷人部落,还是跟我们相处的不错的,没必要打打杀杀。”武怀玉对小毛道。 武怀玉倒不是骗小毛,说的是实话,自从那场‘两千灭六千的大战’过后,唐人在岛上算是彻底立起威来,之后的招抚政策,大棒加甜枣,让部落现在都很老实且热情好客起来, 虽然矛盾还在,以后冲突肯定还有,但起码现在很好,就没必要再一味打杀。 “你可以写信回老家,看能不能从老家招点人过来,到时不论是伙种田地,还是雇佣长工都可以啊,”武怀玉也知道小毛家这种情况,确实劳动力不足,但现在想买奴隶,他也没那钱,直接岛上佣人、招佃更不可能, “写信回老家招人?”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武怀玉提醒小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