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7章 老乡 (第1/2页)
春去夏来。 安平港越来越热闹,每天船来船往,一船船的货和人还有猪羊牛马送来。 “咱们流求岛现在喜提恶人岛之名了,连长安那知道了。” 刺史汪达站在码头,看着又几大船刚送到的‘恶人’说到,不过这语气里倒没啥不满,反而是带着几分高兴的, 流求缺人,极度缺人,所以就算是恶人来,他也是欢迎的,多多益善。 武怀玉则是看着又一批到来的肥猪和猪崽, 岛上人口不断增加,rou食需求也极大,这边虽然渔业资源丰富,海边不缺鱼吃,渔民出海下网,每天都能捕回许多鱼,但是吧, 天天吃鱼也腻,况且鱼这东西当不了主食,跟天天吃兔子rou会营养不良一样,吃鱼也是缺少脂肪的, 岛上现在猪rou的需求较大,也极受欢迎,价格比鱼贵的多,现在这边大多数鱼都卖的很便宜, 这也导致鱼虽多,可这玩意又不易保存,要么马上吃掉,要么只能做成咸鱼,但做咸鱼也得看天气。 许多人刚上岛来时,对天天有鱼吃还挺高兴,可没吃多久也腻了厌了,一来是久吃会腻,二来缺油少调料的,就一个煮法,当然会腻。 况且,鱼没法带来猪rou的脂肪,而人饿,就是最先消耗脂肪,然后是肌rou。 年后,武怀玉一边展开春耕屯田,一边就已经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了。 在岛上陆续建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等,各个庄园也都开始养殖副业,甚至鼓励家庭养殖, 同时也向夷人部落收购他们狩猎的鹿、野猪,野鸡等, 不过养猪也需要周期, 只能是一边运猪崽来养,一边运肥猪来宰,这几个月都是靠海运猪羊鸡鸭过来屠宰供应。 因为是海运过来的,加上运输成本,猪rou价格不便宜,但依然很抢手。 海鲜很鲜,但猪rou更香。 除了猪rou鸡鸭这些现在靠海运过来供应外,油盐也基本上靠外面输入供应。 安平这边,除梅雨季节外,全年少雨,沿海是晒盐的极佳地带。 武家也是在安平堡北面数十里,开辟盐田,建立晒盐场,以后流求本地用盐,仅这一个盐场就能供应过来了。 码头。 船一到港,自有相关人接船,有衙门的,也有各商行的,衙门负责接收新来的恶人等移民,也接收各商号招来的雇工等,各商行有商屯的协助接收自己招的工人, 船上捎带的货,自有商人接洽。 有条不紊,早就很熟练了。 对于许多恶人来说,尤其是从监牢提出来直接送到这的那些人,他们选择移民落户流州,而获得既往不咎的宽赦, 经过长途的舟车,来到了这处陌生的地方,将要全新的开始。 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和不安的, 来前官员们虽然说的很好,他们也信了,可这一路上也还是将信将疑。 “下船了,” “码头这边登记了,” 船上有人喊着,那是在杭州港接收他们的流州官吏,从杭州到流州这路上,这些官员已经跟他们介绍了许多流州相关事宜,也说了以后如何安家落户,如何分田授地,如何借免息的青苗贷,怎么租借耕牛种子等开荒的事, 也说了这边的不少天气等, 听着是个很好的地方,来了不久以前的罪刑都免了,而且还能得到自己的田地等, 很美好。 大家排着队下了船,看到码头上很热闹,不像想象中流放海外荒岛的蛮荒, “我们什么时候能分田?” “急啥,先登记,然后会有人来接你们。” 就如那船上接人的官吏说的一样,果然他们排队下了船,然后那边就有专人接待、登记, 姓名籍贯年龄等一连串信息登记完,马上就发放一个木制的身份牌。 “这个牌子挂到脖子上,一定要随身携带,在岛上随时可能要检查的,这就是你们的身份凭证,没有这凭证,被巡逻队查到有可能被扔进牢里,” 李猪儿拿到牌子,挂到了自己脖子上。 有一名皂衣衙役把他带到另一处, “李猪儿,” “到!” “你已分配到新安屯,” 新安屯在安平北边,临着流求第四大河的曾文溪,这一屯的人,基本上都是从江东来的,同一地域的人安置在一起,也是便于生活也便于管理,毕竟这年头许多人除了家乡方言,其它话既不会说也听不懂, 武怀玉在流求也是大力推行官话,可不同地方不仅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也很大不同,尽量同一地划分一起,还是要便利的多。 背着自己的铺盖卷跟着一同被安置到新安屯的人,在那里等了一会, 便有新安屯的屯长,还有新安屯的联防队长,带着一小队村联防队员来带他们回去。 码头上,各个村屯的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