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5章 开拓令 (第1/2页)
皇帝也是人, 圣如李世民,也有人之常情,他既想李唐社稷长久,更希望子孙能够优享尊荣,所以武怀玉跟李世民书信往来那么久,不断的给皇帝分析、劝谏, 可最终李世民还是舍不得采用怀玉的诸王封建边疆法,最后是采取了萧的分封制。 舍不得子弟们吃苦啊,特别是玄武门的阴影一直在,让他心中存有愧疚,就想弥补。 “怀玉心里是有点小怨气的,”李世民叹声,武怀玉劝谏不成,自己请换封到海外荒岛。 既然这般想,李世民肯定不同意他的换封,要是答应了,岂不是更愧对武怀玉,而且这也开了个不好的头。 做事得有始有终,不能朝令夕改。 要是武怀玉换封到了夷洲,以后拿这说事,再来要求把其它功臣或是诸王也这样换封,那不好办呀。 皇帝传口谕给长安太子,让监国太子处理此事。 具体怎么处理,皇帝没说,太子看着办。 长安。 接到圣谕的监国太子承乾,立马在朝会后留宰相们奏对。 “诸位相公怎么看?” 中书令温彦博先开口,“武青阳请以夷洲换江州,朝廷答应他好了,区区一个海外夷洲,武青阳看上了,就答应他,如此一来也是对这位勋臣的奖赏,另外也还可以借他之手,为朝廷开疆拓土, 我听说夷洲很大,跟珠崖洲相当,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武青阳之前不是一直请求封建,还主张封建边疆蛮荒,为国屏障吗,那现在就让他去夷洲,也算是按他的法子试一试了。” 大家都知道温彦博跟武怀玉政见向来不和, 今天这位温令公率先开口,这么支持武怀玉换封夷洲,大家可不觉得他是变了性子,反而都认定这是落井下石, 武怀玉或许是脑子抽了,提出这么离谱的请求,也许武青阳只是借机发发牢sao,可温彦博却是要借机真把江州收了,把怀玉封地换到夷洲去。 承乾本来想反驳, 但最近他天天读通鉴,尤其是从老师的史评中,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此时他便压住冲动,并不急着开口。 高士廉接话,“我觉得世封之制,乃是陛下钦定,刚颁诏不久,现在臣子说要换封,若朝廷真就答应,那此例一开,以后呢? 今天武怀玉要江州换夷洲,明天荆王说要荆州换洛州?后天汉王说梁州换凉州,大后天吴王说安州换广州,换不换?” 殿上八位宰相, 世封的也好几位,如房玄龄李靖高士廉张亮萧武士六人都有实封和世封, 而中书令温彦博和侍中魏征,虽一个虞国公一个巨鹿郡公,可两人都没有实封,自然也不在世封刺史之列。 温、魏两相,那是始终反对分封的,更反对功臣世封刺史。 至于其余六位有实封世封的宰相,李靖张亮武士心里是愿意世封的,李靖嘛是想未来安稳,张亮武士是出身低,真想要这个世封,这样子孙世代都是刺史。 高士廉是跟外甥长孙无忌一样,心里也反对世封,因为他们既是外戚,也是勋臣,本身也是豪门,这种顶级豪门并不愿意离开长安这样的政治中心。 你离开了就容易被边缘化。 这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马虎不得。 房玄龄这人嘛,一切跟着皇帝走,自己什么想法不重要。 剩下也就是萧,那是分封制的带头人,虽然功臣世封刺史不是出自他手,但他也是表示支持的。 宰相们各怀心思,各自发表意见, 最后居然除了温彦博和李靖表示朝廷当支持武怀玉的换封请求外,其余六个宰相都觉得不能同意换封这事。 主要原因还是不能朝令夕改, 这诏封世袭刺史是皇帝定的,太子监国更不能改父亲的诏令啊。 承乾有些好奇的看着李靖, 温彦博支持换封,那是憋着坏,但李靖为何,他是怀玉的老师啊,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