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5章 韬光养晦 (第1/2页)
朝阳初升。 清河河畔,一群统一着装的少年正晨跑归来,他们蓝灰色的短衫短裤,喊着整齐的口号,跑的浑身是汗。 风车下,武怀玉看着这群晨跑归来的少年,感受着蓬勃的朝气,满意的点头。 “每天早上晨跑八里,雷打不动,现在已经成了我们一项良好的传统了,孩子们常年晨跑,身体也得到极好的锻炼,” 武怀玉点头,“要坚持下来,晨跑回来有早餐吧,去瞧瞧食堂。” 龙桥书院现在是个很大的学校,有附属的社学部,也就是小学,也有书院本部,还有附属的技校、各个培训班等,甚至还有附属的孤儿院、育婴堂。 整个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武氏家族的资助,也会接纳一些社会的捐赠,书院有武家捐赠的义田,也有武家资助办起来的校办工坊, 到如今,基本上学校已经能够维持经营,不再需要资助也可以了。 “我们书院实行的是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全寄宿制,统一服装,统一食宿,每旬休一天” 晨跑回来的学生在宽阔的cao场上做cao,息汗后食堂吃早餐。 怀玉在书院的一众管事陪同下,与马周和老武一起参观书院食堂,食堂是学校自营的,里面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勤工俭学,工作有补贴, 还有学生志愿队轮班当值,帮助维持秩序等。 早餐有稀饭、面条,也有馒头、咸菜,还有紫菜蛋花汤, “学生都是凭学生牌用餐打饭,不够可以再添,只是不能外带。” 食堂的早餐算是一般,学生的都是统一的早餐,也不需要钱,有钱也没地方另开小灶。 老师和校工人员有另外的食堂,是和学生分开来的。 总体上来说,早晚还是可以的,起码是可以吃饱的,并不只是稀饭混个水饱,面条馒头这些挺有营养的,咸菜和蛋汤也不错。 “我们一天是三顿,早中晚,中午会有点荤。每五天,会有一餐较丰富的荤菜,比如红烧rou,或是红烧鱼块等,每人都有一碗。” 怀玉听着食堂的介绍,听着不错,再看了看食堂采购单,盐油的采购等。 “学校自己有菜园,也有养殖场,养了猪、羊、鸡、鸭等,另外也还会在外面采买订购部份,我们学校学生多,下至刚出生不久收留的弃婴,上到十几岁的青少年,还有那些培养班等,学生多,但都一视同仁,首先我们保证能吃饱,然后还要尽可能的有营养” 经过了解,怀玉对食堂表示满意,能做到这程度已经不错了,挺有良心,毕竟也没外包,没那么利益熏心, 虽然食堂也主要是学生们在勤工俭学,自己做饭做菜,做的也没那么好吃,甚至也不会有什么太多调味料,平时都是以蒸煮菜为主,偶尔才会有个把炖rou、红烧、小炒这样的荤菜加餐。 调料除了盐,也很少会有酱油、糖、醋这些了, 但已经挺好了,能够进来读书的其实都不容易,不管是读的书院本部,还是各技校、培训班等, 敲钟声响起,学生们排着队来吃饭, 食堂其实也挺简陋的,就是一个个的大棚子,排队打餐,然后去各个班所在的棚子吃饭,只有简单的长条木桌没有凳子,每个人自己拿碗来打餐,吃完了自己洗好收好,食堂也是学生轮值打扫。 一切都是自助形式。 但挺有规矩,学生们晨跑过后,胃口都很好,大口的吃,而且吃的挺快。 因为吃过早晚,还要晨读,这会还早,晨读课后,才是上午的正课。 学校里有许多孤儿,甚至是许多尚小的弃婴,他们由武家额外出钱资助,除小部份特别聪明有天赋的会进入书院本部,其余的则多数会进入到技校,学习各种技能,然后将来到各个作坊里去。 “我这次回岭南后,要在岭南也办一些书院,跟这模式一样,会有附属的技校,也有各种短期的培训班,甚至是夜校,也会有附属的育婴堂和孤儿院, 要从书院抽调一批人过去,跟大家说一下,愿意去的老师、校工,以及高年级学生,我会给一笔安家费的,到了那边,就是新校的元老了。” 武氏龙桥书院的这个模式,武怀玉是下了很大本钱的,他这几年已经在关中陇右河南朔方幽燕山南等地复制开来, 现在他要在岭南大规模推展开来, 他很看重书院能带来的名义和实际好处,既能得仁慈善名,还能为自己培养人才, 甚至是现在比较费钱的收养弃婴,抚养孤儿,其实长远看也很划算,这些弃婴孤儿养大后,就能成为武怀玉忠心的小伙伴, 不管是进工坊商铺作事,还是进庄园或是衙门,那可都是自己一手养育、培养出来的,其忠心甚至要超过一般的家生奴。 岭南是武怀玉划算好的下阶段重心, 也是武氏家族要全力打造的未来大本营,那是武氏的自留地,现在正好还没多少士族门阀进入,正是武家抢占先机的好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