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 (第2/2页)
> “万一他不肯呢?” 怀玉笑笑,“我们这次可是带了七千人马,侯君集敢抗令不从?” 怀玉是一点不担忧,侯君集能打是没问题,他也能打的那些獠蛮闻风丧胆,可他敢跟武怀玉开战吗? 武怀玉可是代表的朝廷。 他侯君集敢打,他手下的兵谁会跟? 邕州建武军有五千人,还有两个统军府有两千四百府兵,这些兵都很难打,装备也很精良,可这些都是从中原调来的,在岭南才一年, 他们绝对不会跟着侯君集反叛中央。 至于说邕州府下各州县的土团,数量很多,每个州都有几千,但这些只是民兵而已, “其实我还挺期盼侯君集公然抗命的,”怀玉露出笑容。 宁纯捏着棋子,明白他这话中之意。 侯君集犯再大错,武怀玉也顶多是解除他职务,把他赶回长安,由皇帝发落。但如果侯君集敢抗令,甚至想玩点狠的,那武怀玉可就有足够的理由干他了。 要是他敢调兵对抗,那干死了都白死。 说到底,侯君集没那个本钱对抗朝廷。 武怀玉正是代表着朝廷。 船队沿途不断汇聚兵马,借助水运,粮草器械的运输也相当便捷,节省了很多人力和时间。 他们行进迅速,一路奔向邕州。 一千五百里水道。 逆水而上,速度比顺江要慢一些,但也比陆路快多了。 邕州,大唐改南晋州而置,治宣化城,因州西南邕溪水而得名。 邕州城外,建武驿。 宰相武怀玉沿西江西巡而来,即将抵达邕州的消息,早就已经由快马传送入城,
城中大小官吏以及当地驻军将校,还有本地豪族大贾,也都纷纷赶来城外驿站恭迎。 一众官吏站在驿外等候,三五成群的小声交谈着。 他们对于武怀玉来邕州巡视倒没什么意外的,毕竟去年武怀玉是沿海巡视,直到交趾的九德, 今年沿西江巡视也是应当的。 只是有些人奇怪的是,武相公不久前还刚回到广州,就算从广州沿江巡视过来,这沿途那么多州县,也得很长时间才到达邕州, 可现在突然就到了, 这是从广州直奔邕州来的? 在这疑惑中, 江上终于出现了船帆。 江帆片片, 船队的规模极大, “这,这是来了一支军队!”有人惊呼。 确实,那船队的规模,说来了万军都有可能。 可武相公西巡,怎么还带这么多兵来,去年他沿海巡视,听说也只带了他的那千人亲军。 难道是因为听说最近邕州这边獠蛮sao动,所以才带兵过来增援的? 江畔, 侯君集坐在一棵大树下,身后站着一排亲兵。 侯君集也看到了江中白帆点点,做为久经沙场的大将,侯君集不仅有望尘而知兵马数的本事,同样看着这些船,也基本上能判断出来了多少人。 他皱了皱眉。 武怀玉来的突然, 事先他没收到半点消息,直到今早快马入城,递上一份公文,说武相公今天中午抵达。 他还以为是武怀玉从广州轻车简从的过来, 谁知道竟然带着千军万马。 他这般是何意? 他皱眉琢磨,总觉得来者不善。 半天后,船队抵达靠岸, 从船上下来的是兵。 一船船的兵, 让侯君集更加皱眉的是这些下船的兵,居然全都披了甲, 这种全副武装的样子,让他心里有些不安。 士兵们从船上鱼贯而下, 然后在码头上迅速的整理列队, 他还看到弓箭手们在上弦。 侯君集站起了身,凝视码头。 越来越多的士兵从船上登陆,他们都是披甲执锐, 这简直就是战斗姿态。 这不符合常理,因为一般行军的时候,是不会披甲的,得保持体力。 何况这还是坐船走水路,更不应当在船上披甲。 他看到武怀玉终于下了船, 于是只能不情不愿的动身去迎接。 上岸的士兵足有七八千人, 他们在码头部署, 侯君集的亲兵被拦下, 只允许官员们前去迎接拜见,不允许带随从。 侯君集面色瞬间难看无比,他看着那无数披甲执锐的士兵,突然手都颤抖了起来, “潞国公请,” 侯君集站在那,望着远处的武怀玉,他有点不想去了。 可一群背着三眼火铳的士兵却已经挡住了他的退路, “侯公请随我来。” 侯君集想发怒,可此时被这些火铳兵团团围住,只得咬牙切齿的跟着他们往武怀玉那边而去。 他倒想看看武怀玉到底要做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