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鹿回头 (第1/2页)
风浪越大,鱼越贵。 采珠危险,但珍珠价更高,所以历来合浦采珠,虽然危险,却是各方争夺的暴利产业,以前钦州宁氏直接控制的是南珠源头。 他们掌控的是大小的珠池和众多珠户,源头的珍珠都在他们手里。 当然冯陈冼等豪族,肯定也是要分杯羹的,他们则在贩卖等环节插一脚。 程处默想的也很简单, 朝廷虽设采珠提举司专管合浦珍珠,但那只是个监管机构。 “合浦的珠池很多,如果有足够的珠户,那么一年能达到万斤的产量,这些珍珠除朝廷抽课、和买一部份外,余下的可以贩卖,不管是运到长安洛阳加工成珠宝首饰,还是说在广交两港卖给胡人海商,利润都是极高的。” 武怀玉吃了几颗荔枝,便让那美人不要剥了,荔枝吃多了确实上火。 骄阳似火, 不过北海银滩上,却并不感觉会比在长安时的夏天更热,或许是因为海边风大的原因。 合浦采珠,确实是一座巨大的金山,能够源源不断的发掘财富。 不过武怀玉对程处默他的那些计划并不太认同, 他的各方分配方案他倒并不怎么反对,反对的是现在这套开采和贩卖、征税的制度。 在武怀玉看来,朝廷想跟控制盐一样来控制合浦采珠业,甚至从中拿到更多的税赋、收益, 现行的这老一套的办法是不行的。 一直以来,他们对珠户实行的是类似于一种劳役类似的办法,成为珠户,被严格控制,采的珍珠大部份得上缴,剩下的换米,而且这个换米,完全违背市场经济。 所以本质上就是对珠户的极大压榨和剥削, 这种情况下,珠户利益得不到保障,珠户采珠的积极性不高,珠产量自然也低。 再一个就是会产生严重的私采、私卖现象, 这跟私盐是一样的。 说到底,足够的利益,便能让人铤而走险,砍头都不惜。 “我觉得我们要对合浦的采珠业改变一下,咱们要把盘子做大,烙更大的饼,而不是想着从那饼上抢到更多的一份。” 程处默听了直接坐起来,也不躺着了,甚至对服侍两人的几个美人也挥手赶走, “二郎,合浦珠池可是我们廉州最值钱的东西了,我们廉州接下来的税赋财收,也主要指望那了,事关重大,二郎你跟我好好说说要怎么改。” 武怀玉倒是依然轻松的躺在那。 海风带着咸咸的海浪味道吹拂过脸庞,还有阳光和海鲜的味道。 银滩、蓝天、碧海,可惜还缺点泳装美人。 四周那些戴着笠帽的牙兵,有点破坏这大好风光。 “其实把采珠跟制盐一样看待就行,廉州沿海不是有十几个珠池嘛,可以当成十几个盐场,或是十几个矿场, 咱们可以直接按珠池规模,对行进行招商。” 武怀玉给程处默讲解着,说来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就是更市场化。 把珠池对外招标承包, 采珠就纯粹是商业行为,珠户采珠不再是一种役, 商人承包了珠池后,雇人采珠,自由销售,朝廷要做的只是监管,为保证朝廷利益不被侵犯, 所有珠池采到的珍珠,都必须入朝廷的珍珠官仓,也就是实行民采官收, 然后再商贩。 这跟现在的盐政有些相似。 这样搞,一来保证了珠户的利益,以前珠户就相当于是一种役,轮到了就由不得你,但采珠危险,还没啥保障。 而现在,等于就免掉了这个沉重的劳役负担了。 以后承包珠池的商人,纯商业行为,自己招募采珠工人,这就跟地主招长工种地一样,你给的条件不够,别人当然可以不给干。 而这样承包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能够扩大生产,提高产量。 都是私营承包,谁不想多采点珍珠,谁不想多赚些?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武怀玉没直说,那就是由原来朝廷征人做役采珠,完全官方行为,到商人承包珠池, 这意味着放开了口子。 虽说大小珠池很多个,但现在这个情况下,能够有条件承包的,自然还是武怀玉程处默他们这些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有这么多珠池,其实也比较好分配, 不说见者有份,但起码能够照顾到不少人,不论是长安来的,还是土地豪酋,都可以拟出一个利益分配方案来,合作共赢。 蛋糕做大,虽说参与的人多了,但最后分的也不少会。 合浦珍珠总的产量高了,朝廷的税收自然也多,再通过博买部分,还能赚一笔。 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方案,连最底层的珠户都照顾到了。 反正本就是个垄断生意, 只是现在盘子放开些做大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