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意图谋反 (第2/2页)
杀进了皇帝寝宫,把皇帝劫持到了海池龙舟之上,这才是宫变成功的最关键,否则光是杀了建成和元吉,李世民也会被皇帝拿下。 所以宫变后,侯君集与尉迟恭功并论第一,得到的赏赐最多。 这几年,侯君集一直在京,李世民对他的忠勇是很满意的,在尉迟恭桀骜不驯,秦琼又一直称病请辞的情况下,侯君集也是成了秦王府武将代表,进了中枢做宰相。 对这个小伙伴李世民是很信任倚重,寄以厚望的。 皇帝虽为九五至尊,可要君临天下,其实也还是要通过臣子,皇帝并不能亲自面对亿万子民。 侯君集跟萧、封德彝、魏征等宰相们不同,他是无条件忠心、服从皇帝的, “侯君集在武怀玉面前还真是”皇帝对着张阿难摇了摇头, 武怀玉说来更年轻,甚至是宫变后才后来的,但武怀玉表现确实抢眼,这几年能文允武,立下无数功劳。 武怀玉除了年轻、能打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头脑,特别是皇帝经常会感觉跟武怀玉总是能够英雄所见略同,武怀玉提出的许多建议,总是能够触到皇帝心坎上。 这种默契,这种见识,这种能急君王所急,还能为君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臣子,太少了。 侯君集忠勇是忠勇,可现在不比当初,他现在更需要的还是武怀玉这样的能臣干将。 此次西域之事, 侯君集只知道上书请旨领兵西征,想的是如何建立功勋,但武怀玉提的政策,却是从整个大局出发,那才叫上兵伐谋。 高下立判。
“或许朕应当让侯君集外放,也到地方上先都督一府,历练历练再说,” 剑圣张总管却如一只老猫一样在那,悄无声息,似是隐匿在香炉的烟气里。 思索良久, 皇帝决定召侯君集谈谈。 “召侯君集来,把魏征、张亮,还有马周一起召来。” 皇帝没让侯君集独奏。 午后, 内侍到皇城右卫衙门传旨, 侯君集上午在政事堂议事,午后回本衙,但现在右卫其实有好几个大将军,真正主持事务的并不是侯君集。 他在这有一间公房,还挺大,但右卫衙门并没什么具体事务,不管是哪个大将军其实平时都是很闲的。 听到内侍传旨,侯君集还挺高兴, 高兴的赶往大内武德殿, 到了才发现还有其它几位大臣来了, 除了同是宰相的魏征和张亮,中书侍郎马周也来了,另外起居郎褚遂良,秘书郎兼直中书省的岑文本也在。 看到这几位,侯君集慢慢冷静下来。 魏征是他老师,但现在这老师不太理睬他了,张亮以前跟他关系是不错的,最近也有所疏远。 褚遂良是长孙无忌的人,岑文本则是李靖的人。 岑文本祖上本是南陈官宦世家,隋末岑文本在萧铣手下做中书侍郎,李靖与李孝恭平荆州,李孝恭本来打算纵兵抢掠,岑文本找李靖力劝,李靖带着他见李孝恭,说服他禁止抢掠, 此后李靖跟岑文本在东南共事许久,李靖很赏识他的才华。 贞观初,武怀玉也曾大力举荐了岑文本有才,李靖拜宰相,也是数荐岑文本的能力,朝中公认岑文本是李靖、武怀玉的人。 “李大亮出镇凉州数年,安定河西有功,朕有功则赏,要晋封他武阳县公爵位,召他入朝检校右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率, 凉州都督乃是西北第一重任,都督之职不可缺人,” 皇帝目光望向侯君集,“三水啊,朕打算让你接替此要职,都督凉州,” 侯君集心里咯噔一下。 他堂堂宰相,怎么却突然要出镇凉州,凉州都督不过是一中都督而已。 罢相? 侯君集脑子轰的一声,整个人都有些懵了。 “陛下,” “臣做错了什么?” 侯君集心中不服, 皇帝听到这话心中很不满,但还是耐心道: “三水啊,你向来忠心耿耿,勇悍三军,就是还缺少些地方历练,你看武怀玉虽比你年轻,但这几年从渭州司马到灵州都督府长史,再到盐州刺史、夏州都督,然后到民部侍郎再到参预政事,再出镇幽州都督,再任北伐副帅,功成再回朝, 出将入相,经历过州县,也任职过省部,正因经历丰富,所以考虑事情也更全面” 听到皇帝拿武怀玉来跟他比,侯君集越发不服了。 “陛下,臣要揭发检举武怀玉居心叵测,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殿中魏征、张亮、马周、褚遂良、岑文本等人全都一怔, 连皇帝都瞪大了眼睛。 “侯君集,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皇帝喝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