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7章 十年令史 (第1/2页)
清晨。 太阳还未升起,凉风徐徐,土楼内环中庭,武怀玉在练八部金刚,妻儿们也跟着在练。 一群孩子也是有模有样摆着姿势, 怀玉的孩子,怀义的孩子,跟老武的孩子们,差不多年纪,叔叔姑姑和侄儿侄女们也分不太清楚。 乡下圆堡相比起长安的大宅院,大家住的更近也更热闹了。 爷三都住在五个圆堡的中间那个,且还是中堡五环的内环。内环是按八卦布局,六个房间起脚一卦,关起门来便自成一院,每院三四层十二个房间可供居住,一二层做厅堂、厨房、仓库等还有十二个房间。 而八个院子,又都围绕着巨大的中庭。 孩子们天天都相处一起,又正是好玩闹的时候,上窜下跳东奔西跑的撒欢。 打完收功,神清气爽。 孩子们依然精神抖擞,又奔跑着撒欢去了, “阿郎,刘员外郎来了。” 怀玉现在算是在家办公,呆在三原乡下督导指挥试点,有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妻儿们, 他的一众幕僚,也都跟随来到三原,现在就住在武家堡的西堡,替怀玉分担着各种事务,倒让他较为清闲。 刘仁轨和长安来的一众令史们,则借住在武家堡的东堡办公住宿。 “吃过了没?” “还没呢。” 刘仁轨没跟武怀玉客气,这位高大的壮汉拍了拍肚皮,“知道相公家早点精致,特来蹭饭。” 武怀玉笑着叫来一名侍婢,“去准备。” 一会功夫,婢女便用托盘端来几样早点。 见风消油洁饼、窝窝面、笼笼rou、千层油饼,还有个河鲜疙瘩汤。 刘仁轨看着这几样,都是十分精致,“相公家的早点真是精致,还天天不带重样的。” 他拿起一个油洁饼便要咬,怀玉赶紧提醒他,“吃这个可不能心急,这是刚油炸好的,看着外面一层焦脆的泡泡壳,但里面是猪油、白糖、核桃仁、熟面粉、黄桂酱等制成的馅,性急一口咬太多,可就容易烫喉咙烫肚,” 刘仁轨停下嘴,拿着这个糕细细打量了几眼,刚炸好的糕面有一层薄如蝉翼白如霜雪的一层泡,犹如鲜花绽放,似乎见风即消入口即化,闻着极香。 “难怪这油洁饼也叫风见消呢,听说宫庭里的名点心?” “嗯,宫庭宴上叫风见消,不过我家里一般叫泡泡糕,” 泡泡糕很美味,做起来也不简单,先烧开水再放入猪油,然后倒面粉入锅,小火将油和面搓拌成熟面团,出锅晾凉,再加凉水反复揉搓成面团,即成烫面。 再调一个黄桂酱白糖馅,再揪烫面和馅做成饼坯,然后油炸。 关键还是烫面和油炸两步,很需要熟练的经验,特别是炸的时候,火侯一定得控制的好,时间也关键,否则就很难达到膨胀的气泡,或是炸焦掉。 怀玉拿起一个先吃起来, 得小口咬着吃,一口咬到心,里面还极烫,吞下去那可是会很难受的。 咬一小口,入口即化,松软绵润,味道极好。 刘仁轨也学着小咬一口。 “注意糖馅会流,别给流到胳膊肘上了,” 小小一枚油糕,可不说做法复杂,光是又是猪油又是白糖,还要黄桂酱,这黄桂酱是把新鲜桂花用糖腌制而成,还加上些果仁。 普通百姓吃不起白糖,更别说用许多油炸糕点。 “好吃。” 武家的窝窝面也非常好吃,主要是用鸡蛋和好面,擀切成小方丁,然后用筷头顶住面丁从拳心穿过,面丁便呈窝窝状,再配上蘑菇、rou丝、木耳等佐料,烩煮成面, 武家的窝窝面还加入了鸡汤,再撒上核桃仁、蛋饼丝、葱丝,最后还滴上了香油。 香味极浓,入口顺滑。 刘仁轨吃了两个泡泡糕,便端起碗窝窝面, 吃后也是直感叹,“回味悠长,后味无穷啊,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怀玉把一碟笼笼rou推到他面前,“其实不管是泡泡糕还是窝窝面,龙桥街上都有的吃,” “但都没你家的正宗。” 龙桥大部份的商铺房屋都是武家修的,大部份出租,部份自营,其中就有经营早点的铺子, 既有卖胡麻煎饼、蒸饼、馍馍这些的,也有卖更精致的如泡泡糕、笼笼rou等的铺子,甚至还有早茶喝,也有铺子卖早酒的。 龙桥工商兴隆,客商多,消费还是不错的。 龙桥街上的各种美食,甚至连长安都闻名,路过龙桥,那肯定是要尝尝的。 笼笼rou其实是糯米粉加五花rou丁拌在一起,放在笼里蒸,软上加软,十分美味。 另一个千层油饼,也叫金钱油塔,特点是层多丝细,松绵不腻,佐上杏仁豆浆更有风味, 搭河鲜疙瘩汤也不错, 这疙瘩汤里的鱼虾河鲜,都十分新鲜,一早刚从清河里捞的。 武家做为这里最大的贵族,每天都会有许多附近的百姓,把一些捉来的鱼虾,或是鸟兔、野猪野鹿啥的送来卖。 虽然龙桥街市也很热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