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先斩后奏 (第2/2页)
传国玉玺。 那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金镶玉传国玉玺,虽然也曾有人说这是受了诅咒的玉玺, 可李渊太原起兵,入关定鼎,建立大唐,一直都还心心念念着那方被萧后带到了塞外蛮荒之地的传国玉玺, 李世民宫变夺位后,李渊甚至曾经对裴寂说或许是因为他一直没能得到传国玉玺,所以这帝位才没能坐稳。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一样有着块心病,就是那块传国玉玺。 李渊当皇帝后虽然也制作了唐朝的国玺,但毕竟不是那枚传国玉玺,这就好比国祚需要由前朝天子禅位,才算得国正一样,否则就非正朔。 尉迟恭攻破定襄,李德奖带头拿下萧后、杨政道, 也是在押送她们回长安的路上,一直潜伏在萧后身边的李五戒,意外得到一个秘密, 传国玉玺果真就在萧后身边,虽然当年杨广江都被弑后,宇文化及等一直没有找到那枚传国玉玺,后来宇文化及先败于李密再败于窦建德,萧后落到窦建德手上,窦也没有找到传国玉玺。 突厥可汗把萧后他们从窦建德那里接到定襄,还扶持杨政道为隋王,让在突厥的汉人归他们管, 可萧后始终都没有透露过传国玉玺在她手上,也没有谁见过, 哪怕有些传闻说,其实传国玉玺就一直被萧后藏着, 但都以为只是个传说, 谁想到是真的。 李五戒打探到了更多此事机密,最后汇报李德奖,他们立即对萧后询问,一路上,萧后开始也是不承认的, 但后来快到长安的时候,萧后提了一个要求,让他们转奏唐天子,她愿意交出传国玉玺,但只求皇帝能够赦免杨政道,留隋世祖明皇帝杨广一点血脉。 李德奖立即飞奏长安, 李世民得知此消息,激动的都差点晕倒,当即一口允诺,还立即派出了大将军周绍范带着禁军前往河东路上迎接萧后杨政道,
并颁诏,赐封杨政道为员外散骑常侍,这是从五品职,虽说是员外,并无真正职掌,但也是五品,可以服绯袍佩银鱼袋,号为通贵。 皇城朱雀门外,赐甲第一所与萧氏和杨政道祖孙俩居住。 甚至还特意派其弟,前宰相萧瑀前往宣旨迎接。 这枚传国玉玺是六扇门的主事李五戒、员外郎李德奖所找到的,但定襄城是尉迟恭攻破的,而北伐主帅和定襄路总管,都是李靖。 李靖的功劳可以说是再添一笔。 出征前的李靖已经是检校中书令了,如此大功让李靖都有点担忧了, 北伐将士们分牲畜分奴隶,一个个兴高采烈,笑的合不拢嘴,尤其是大部份士兵已经接到班师返回的命令,都在想着正好赶回家过新年。 “颉利还没找到吗?” “颉利是还没找到,但是欲谷设到了碛口一带,他约有五万人马。我怀疑,颉利已经到了欲谷设营中。” 有人说欲谷设是启民可汗染干的儿子,是颉利的兄弟,也有人说欲谷设是始毕可汗的儿子,还有人说欲谷设是颉利的儿子, 其实都对,也都不全对。 欲谷设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突厥官爵,就好比郁射设也叫南面设,欲谷设突厥语意为别部领兵者, 启民可汗有个儿子,就曾封为欲谷设,建牙在漠北地区,后来这位欲谷设病死无子,始毕可汗就让自己儿子继承了兄弟的这个位置,成为新的欲谷设。 然后去年漠北大战,薛延陀连败拓设阿史那社尔和那位欲谷设,拓设败走西域可汗浮图城,那位欲谷设往东退。 但是不久前还是伤重恶化死了,颉利便让自己的儿子接替了侄儿的位置,颉利儿子到了漠北接替位置,成为新的欲谷设后,按颉利的要求,便开始带领人马南下。 颉利败于定襄之时,这位欲谷设也带着人马越过瀚海沙漠,来到了碛口一带。 而他到了碛口后,就没再继续南下,。 武怀玉基本上能确定颉利应当到了他军中, “欲谷设已经派了使者过来请降,那使者还说要去长安面圣。”李靖也觉得颉利应当在碛口,可现在并无法确定,而且皇帝之前有旨意,接受突厥诸部的请降, “我们可以派人去弄清楚颉利在没在碛口欲谷设军中,如果能确定,那么就可以出兵奔袭碛口。”武怀玉道。 “可没有陛下的许可旨意,我们不能出兵。”李靖道。 “真要能找到颉利,我们可以先斩后奏!” “如果欲谷设的使者也是颉利的使者,向圣人请降归附,圣人下诏准许呢?”李靖问。 “颉利不除,突厥不灭。”怀玉道,“老师,你难道就甘心这场仗,就这样半途而废?” “唾手可得的全功啊,怎能功亏一篑?” “二郎啊,我们这次立的功劳足够大了,行事越发需要谨慎,” “老师,学生知道,所以我才会要分缴获分俘虏,” “你还年轻,不如率部回幽州,还能在幽州过个新年。” “老师,我还年轻,所以还是让我来扛吧,” “值吗?” “擒颉利,灭突厥,学生觉得值,” “那我们一老一少,就一起再并肩战一次吧,反正这仗打完,我也得致仕养老了。”李靖笑着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