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泄露禁中语,贬 (第1/2页)
第483章泄露禁中语,贬 2023-07-25作者:木子蓝色 第483章泄露禁中语,贬 武怀玉在家难得的享受了一个短暂假期。 经过七天时间,萧也终于拿出了一份正式的调查报告,虽然御史台对王弹劾的武怀玉十大罪并不完全认同,却也认为武怀玉身为宰相,确实有结党营私、以公谋私等诸多违规行为。 认为他利用宰相和专判度支的权力,任用私人,还安排武家以及其亲朋参与到开中盐法、开采矿冶,最近的长安街市改造,也有利益输送的情况。 调查报告很长。 皇帝看过后脸阴沉沉。 朝堂上今天气氛很压抑。 大家都看的出,皇帝对萧的调查结果很不满意。 皇帝久久无声。 漫长的等待之后,皇帝仍不开口。 光禄卿国公张亮出班。 “臣光禄卿张亮请奏!” “准!” 张亮此时站出来,却是弹劾萧,他认为萧身为御史大夫,又参预政事拜相,在这次的调查中,没能秉持公正,他的调查结果有问题,明显不实不公。 “臣听说之前翼国公检校佛法时,宋国公数次带着长安僧人去找翼国公说情,都为翼国公所拒,臣因此有理由怀疑,宋国公这是在借机报复,公报私仇。” “宋国公萧有负圣人,请查办!” 殿上众多官员望向张亮。 光禄卿不过个管做饭的,张亮好胆敢来横插宰相们的斗争。 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皇帝并没有批评张亮,而是直接对萧动了刀。 “这份调查结果,错误满篇。” “宋国公萧,免去御史大夫之职,不再参议朝政,免去太子少师,拜太子少傅。” 这是萧贞观朝第三次被罢相。 谁也没想到,王跟武怀玉打架,先倒下的却是萧。 这个萧老头甚至都愣在原地,许久不敢相信。 皇帝给他留了几分体面,太子少师降为太子少傅,可起码仍是二品职事,虽只是个虚职。 皇帝将那份报告甩到了一边。 目光直射侍中王。 “侍中王,泄露禁中语,且急躁、偏狭,泄禁中语罪当腰斩弃市,念王贵为宰相,于国家也有功劳,便免其死罪,贬为同州刺史、夺爵。” 有如一道雷霆。 刚萧罢相,谁料到王也被罢相。 罪名还是泄露禁中语,这可是皇帝厌恶臣子后最好用的一个罪名,比莫须有都好用。 但泄露禁中语确实是死罪,对于臣子来说,皇帝的一言一行,包括宫禁中的所有东西,哪怕是宫里一颗树的信息,都不能对外透露,更别说国家军政大事了。 像房玄龄杜如晦杨师道这些人以前就都非常谨慎,哪怕能够经常出入皇帝卧室,但哪怕是跟家人说话,他们都不会泄露半分相关禁中之事。 王泄露禁中语倒没冤枉他,他确实曾经在家里的一次晚餐上,跟夫人杜氏和儿子王敬直说到宫中事,但当时也是说的南平公主的事,有次皇帝李世民跟王议事,正好南平公主前来,于是皇帝跟王说了几句三女儿的事, 王在家呢,就说到这个未来儿媳,还说了几句皇帝对公主的评价。 这本来不算啥,但真正要追究,也一样是大罪。 王面如死灰,他也没料到皇帝偏拿这条来贬他,而且当时他说这话的时候,就自家几个人,连个奴仆都没在,可皇帝居然也知晓。 当然,说他急躁、偏狭,其实也是说他这宰相没容人之量,器量狭小,这是很差的评价。 这比皇帝说他诬告武怀玉,要治他罪,还难爱。 萧摘下进德冠,取下金鱼符,气愤的辞去,老萧真是心伤透了,这贞观才二年,他都已经三拜三罢宰相之职。 这朝堂不能呆了,把人耍着玩么。 特别过份的是还说他是打击报复武怀玉。 老头走到殿门口,还被门槛绊了一跤,萧站稳,看着门口的大殿柱,真想一头撞上去,死了算了。 王也学着萧,摘冠去符,躬身退下。 看帝看着两位宰相退下,面无表情。 目光阴沉沉的扫过大殿每个角落,所有官员都感受到了皇帝的这股森然威严。 “拜魏征为侍中!” “张亮检校御史大夫,参议朝政。” 魏征本就是宰相,尚书左丞守秘书监,升侍中也显得理所当然,大家早有心理准备。 可是张亮凭什么一步登天拜相了? 这比当初武怀玉拜相,都还让人惊讶,毕竟武怀玉顶着隐仙弟子的名头,也确实在陇右朔方战场上立过大功,还捡便宜砍了罗艺、王君廓脑袋,最后一个反王梁师都也死在他手下。 张亮虽说资历更老,但以前打仗可是打的丢盔弃甲全军覆没,连总管的地盘都给打没了的,后来是搞后勤搞情报的,现在更是管厨子的,这样的人,能当宰相?黄门侍郎韦挺就很不服。 当即就站出来反对,张亮本来正得意兴奋,听到这反对声,稍稍扭头看去,看到韦挺,心中愤怒,但最后张亮却出班上前,自称能力低下、功劳微薄,不敢接此宰相职。 李世民对张亮的表现挺满意。 目光在殿中又扫了一圈。 最后口颁圣旨。 韦挺迁秘书监,周绍范迁右卫大将军、总监东宫兵马, 张亮迁殿中监,参议朝政。 侯君集迁御史大夫,参议朝政。 皇帝一下子接连调整数名大臣,再拜两相。 不仅张亮拜相了,侯君集也拜相了。 韦挺自己倒是从黄门侍郎迁秘书监,正四品官到从三品,看着升官了,可黄门侍郎是门下省次官,比秘书高官官可实权大多了。 正常黄门侍郎往上升,大多是升六部的尚书,如果升秘书省、殿中省,那明升实降,不得重用了。 周绍范从殿中监兼左屯卫大将军,变成右卫大将军、总监东宫兵马,也还是挺得重用的。 侯君集也是突然就拜相了,很突然,右卫大将军调御史大夫,加衔拜相。 不过大家也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