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海上丝绸之路,责任归属 (第2/3页)
/br> 如此大的投入一分钱都还没有赚到,就还给方源,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过高士廉话还没有说完,长孙无忌的手就拉了下他。 “还给你可以,但是你得保证解决问题!” 长孙无忌沉声道。 三大厂在他们的手中就是赔钱货。 短时间内,他们不能关厂,还得每月支付钱给工人。 按照现在的情况,未来多长时间能够盈利都不确定,留着只会是拖油瓶。 既然如此,那还给方源也可以,还能在皇帝面前留下好印象,影响太子竞争的力量。 “方源,辅机都这样说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李世民很满意地看向长孙无忌,缓缓道。 还是自己的老战友深明大义,方源这混蛋只会气自己。 “三大厂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同样如此。” “我需要长孙尚书或者高尚书再给三大厂给予三个月的月俸。” 方源沉声道。 他自然是看出了李世民的不满意。 但那又怎么样,谁叫自己有办法解决问题呢? “不可能!” 方源话都没说完。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就纷纷开口。 三大厂一个月就将近五十万的月俸,再支持三个月,还没有回报,不是要他们的狗命吗? “三大厂一个月月俸多少钱?” 李世民觉得脑瓜疼,沉声道。 如果不高,这边钱宁愿自己出。 “将近五十万。” 长孙无忌气冲冲说道。 李世民一听,顿时打消了自己出钱的想法。 五十万,三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万,大唐一年的税收才勉强两千万而已。 “如果长孙尚书和高尚书不愿意出这笔钱,我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陛下,总不能事情我来做,钱也要我自己出,某些人却什么都不干吧?” 方源略带嘲讽说道。 李世民再次感到头痛。 确实,问题本来是他们三人的。 方源现在提供办法去解决,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却什么都不做,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被方源这么一说,一时间说不出反驳的话,感觉要掉进方源设置好的坑中。 “陛下,民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力出力,没力出钱。” “方侍郎有能力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其中遇到的金钱问题,自然得有人承担,这才公平。” 马周突然开口。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顿时看向马周。 马周神色淡然,好像是没有看到两人吃人的目光。 “朕以为确实应当如此!” “长孙无忌,高士廉,你们两人如何选择?” “是选择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还是选择出现支持解决问题的人?” 李世民沉吟片刻,不得不同意方源的意思。 确实是一人出力一人出钱才叫公平,才能堵住方源的不满。 “臣,臣选择给钱!”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出两人的不满。 可是不满又有什么用,谁叫他们解决不了三大厂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真是可悲,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都是站在帝国的最高层,手下能人无数,却解决不了问题。 这其实怪不了下面的问题,主要是方源制造出来的东西太过新颖,人们还没有影响经济带来的影响,无法解决纸币过多的问题。 “很好!” “方源,你有什么办法说说吧。” 李世民松了口气,颔首看向方源道。 “这里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我挑一点好理解的来说。” “还是利用对外贸易,减少我国纸币的存量,扩大贸易,减少内需,解决问题。” 方源沉声道。 “现在不少世家正在对外贸易,正是因为他们的贸易通货膨胀问题才得以解决。” “但是,现在有能力的世家都在对外贸易,想要再扩大对外贸易几乎不再可能!” “方源,你的这个方法似乎不是很行!” 长孙无忌沉声道。 对外贸易,又是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虽然能够压制得住通货膨胀,但只能是压住,而且时间很长。 就比如现在从长安城去高句丽等国家的贸易,一趟来回要三四个月,时间太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