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9章 军制改革!强国战兵的雏形! (第1/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正文第679章军制改革!强国战兵的雏形!乾清宫。 朱高煦慢悠悠地走进了御书房。 此刻朱棣脸色很是难看,显然又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而“罪魁祸首”,赫然正是朱高煦这个太子爷。 他之所以让刑部去查办刘忠,就是给刑部挖了一个坑。 刘忠在卫所里面可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犯下的累累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 而刑部尚书金纯一向嫉恶如仇、秉公执法,他查出来之后,自然会上报皇帝陛下,请求皇帝陛下亲自定夺。 朱棣对这个刘忠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只是一个庸才废物的地步。 所以起初并没有太过关注,然而当他看见刘忠犯下的罪行之后,却是瞬间勃然大怒,随即又派遣东厂亲自赶赴山东各大小卫所,调查取证力求实情。 然而东厂最后调查得出来的结果,简直就是触目惊心,比刑部查证所得还要令人愤怒! 朱棣冷冷地看着朱高煦。 “你这个逆子!” “这一切都是你的手笔吧?” 朱高煦耸了耸肩,没有否认。 “卫所制度早就不适合眼下的大明了。” “只是这毕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即便要改动,也缺乏一个合理的借口。” “所以你让刑部去查刘忠,然后把这个借口送到朕面前?” 朱棣咬牙看着这个儿子,恨不得把他吊起来打一顿。 “既然你早就知道卫所糜烂至此,为何不提前告诉朕一声?” “朕还念着刘忠父兄的功绩,想要对他网开一面,真是岂有此理!” 朱棣瞪眼,气得一巴掌拍在了案桌上面。 “从洪武初年开始,各地卫所就出现了大量逃兵!”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卫所逃兵更是高达数万人,这还只是登记在册的数量!” “兵部上奏,天下都司卫所每岁差去勾军官旗不下一万六七千名,计所勾之军,百无一二到卫。” “太祖爷创立的卫所制度,竟然已经糜烂到了这种地步!” 无怪朱棣沾沾自喜,实在是这些数据太过触目惊心了些。 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天下卫所几乎已经是空了大半,时常都有逃兵出现,而且逃兵数量逐年增多! 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要不了二三十年,大明天下各地卫所就会彻底空了! 那朝廷还拿什么镇守四方,大明还拿什么威压四夷? “爹啊,出现逃兵是很正常的!” “其一卫所屯田本就贫瘠,还要缴纳税粮,百姓去了卫所只会比正常农户还要困苦艰难,他们不逃才怪!” “其二就是刘忠这等世袭军官了,靠着父兄功绩身居高位,子孙世代承袭卫所官职,所以他们就成了跟西南那些土司一样的存在,在卫所里面堪比土皇帝,高高在上,欺压将士,奴役士卒,搜刮民脂民膏,卫所焉有不坏之理?” “其三就是军户籍贯太过卑贱了,士农工商此四民中,军户虽然属于农籍,但他们的实际地位比之商户还要卑贱,不但穷而且危险,时不时就会面临死亡,谁还愿意去做军户啊?” 听见这些原因,朱棣满脸铁青。 “你这逆子,到底想说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