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8章 恢复科举!程朱成为过去式! (第1/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正文第648章恢复科举!程朱成为过去式!最新网址:乾清宫。 朱棣唤来了朱高煦。 “爹啊,正忙着呢,啥事儿啊?” 朱高煦一进门就叫唤道。 如果不是非必要,他现在真不想见朱棣。 原因无他,太子爷惊讶地发现,这位永乐皇帝越来越懒了。 正是因为他朱高煦太过优秀,所以让永乐皇帝生出了怠政心理。 甚至不久之前这老家伙还动了禅位的心思,想直接把皇位传给朱高煦,自个儿享清福去! 朱高煦得知此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将朱棣骂了个狗血喷头,此事才不了了之。 这之后为了提高永乐皇帝的积极性,朱高煦特意不管朝政,只是盯着一条鞭法的推行,以及辽东大开发计划,其他事情压根不管。 直到今日朱棣严令他过来开会,朱高煦才不情不愿地赶了过来。 不过进了御书房后,朱高煦这才发现,七部尚书等朝堂公卿全都在这儿。 “哟,都在呢?” “这是准备开大会啊!” 朱高煦同顾佐、解缙、夏元吉等人打了招呼,自顾自地坐在了一旁。 朱棣看着这个混账儿子,也懒得再跟他多费口舌,直接道出了议题。 “太子,朝廷如今人才太过短缺,你又捣鼓出一个‘交趾大开发’计划和改土归流政策,人手已经严重不足了!” 其实在朱高煦来之前,朱棣就与这些朝堂重臣商议了一下“交趾大开发”计划和改土归流政策。 以他们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这是有效解决西南边陲问题的国家大计,所以没有一人反对,直接全票通过。 不过通过归通过,吏部尚书蹇义却是叫起了苦。 因为朝廷罢免了科举,至今已有七八年,官员来源始终得不到补充,仅靠举荐和征召这些方式,压根都跟不上太子朱高煦的进度。 眼瞅着正主儿来了,蹇义就把这些日子的委屈尽数发xiele出来。 “太子殿下,您的脚步能不能慢一些啊!” “先是‘岭北大开发’计划,朝廷一口气输送过去了百名官员。” “还不等朝廷喘口气,你又推行‘辽东大开发’计划,这次比上次更狠,官员士子甚至是百姓都送过去了不下千人!” “现在好了,您又要搞什么‘交趾大开发’计划,还要在云贵四川等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虽然说这两项国策都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善举,可是朝廷实在是没人了啊!” “再这样继续下去,别说地方州府县衙了,朝堂之上这点人都要被您给祸祸干净!” 蹇义也是气急了,所以也顾不上什么上下尊卑,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 一众大佬听见他这些埋怨,也是觉得有趣,就连朱棣都忍不住笑了一下。 没办法,蹇义压力太大了,他们也能够理解。 这以前呐,六部尚书里面,压力最大的那人,肯定是户部尚书夏元吉。 这位永乐皇帝的小算盘,为了给朝廷筹措钱粮,不知道愁白了多少头发! 偏偏永乐皇帝又是个一心渴望文治武功的败家子,蒙古蛮夷要打,《永乐大典》要编,南北大运河要修,郑和还要下西洋…… 这也就是夏元吉了,自身能力出众,要是换个人坐上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只怕早就抹脖子自杀了。 但是,当汉王朱高煦“觉醒”之后,夏元吉和他的户部好日子突然就来了。 先是汉王爷改革盐税,一举将朝廷盐税收入提高了百倍不止,而后又是开设大明钱庄,又是推行一条鞭法,还带回来了神种土豆…… 时至今日,夏元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夏元吉了,户部也不再是那个穷哈哈的户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