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 他到底是怎么破局的?  (第1/3页)
    为刘备的豪言壮志而感慨,简雍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回过神来,他也没有多停留,便带着一直都想得到的青州皮纸告辞离去了。    刘备的气魄,他是学不来的,这种东西他觉得也是天生的。    简雍从没设想过与天作斗争,但是刘备说出这种话之后,他莫名的觉得这未来好像也有点意思。    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能够看着一个人去做到,说不定还挺有趣。    于是走着走着,他笑了出来。    简雍离开之后,刘备也没有浪费时间,而是继续温习卢植传授给他的《左氏春秋》和《古文尚书》,准备着一旦成功举孝廉之后需要去雒阳参加的公府复试。    公府复试是东汉名臣左雄为了挽救察举制度的崩坏而做出的最后努力。    当年,左雄注意到察举制度已经成为士族高门和地方豪族的进身之阶,他们肆意cao纵选拔流程,以至于选拔出来的士子水平极差。    为了挽回这一局面,左雄冒着风险顶着反对开辟了公府复试的规矩,要求举孝廉而进入中央的士子必须要通过公府复试才能正式成为郎官。    据说这一规矩在左雄还在的时候的确起到过不小的作用,左雄甚至还规定只有到四十岁才能被举孝廉当官。    不过东汉的衰落已经是必然,各种弊端积重难返,左雄死后,公府复试形同虚设,四十岁举孝廉的规矩也不攻自破。    时至今日,只要提前打个招呼,或者有名家传承,公府复试就真的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话虽如此,刘备觉得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一下,自己毕竟是靠真本事走到这一步的,和那些靠着出身走到这一步的人完全不同。    拼着小命不保才走到今天的人,和那些靠着家世一路躺赢的人能一样吗?    读着读着,刘备略有些疲劳,便放下竹简伸了个懒腰,环视一圈自己这一方还算是环境不错的书房,顿时有些感慨。    当年七岁的自己,能想到十九岁的自己已然改变了残酷的命运,改变了那个刘备蹉跎半生直到人生暮年才部分实现理想的命运、即将走上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吗?    大概是不能的吧?    因为那个时候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回想当初,刘备感慨万千。    他意识到自己成为刘备的时候,是十二年前,七岁的时候。    那个时候刘备刚从家门口那颗长得像大人物出行时使用的车盖的大桑树上掉下来,脑袋摔破了,养了好一阵子才养好。    而他也就在那个时候来到了汉末时代。    当他意识到自己是刘备的时候,他先是彷徨,后是狂喜。    倒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因为他原本的那条命本就走到了尽头,现在莫名的有了二次为人的机会,岂不妙哉?    更何况他居然成为了刘备。    蜀汉昭烈帝刘备。    这可是以后要当皇帝的存在啊。    他的内心很快充满了高于一切的优越感。    但是这优越感很快就撞上了家徒四壁的现实。    他家很穷,是那种荡气回肠的穷,吃穿用度极为粗劣,甚至连吃饱肚子都做不到。    这让刘备极为不满。    于是他立刻决定走上一条逆天改命之路。    刚开始,他尝试过很多改变命运的手段。    比如尝试cao持商业。    他想着开个酒楼搞搞炒菜和蒸馏酒水之类的,应该可以赚大钱,结果准备动手的时候却发现家里别说钱财了,连一口铁锅都没有。    哦,想起来了。    原来能炒菜的铁锅是宋朝才有的。    那去找铁匠打一口!    东汉中后期难得的没有盐铁官营,私人也可以经营。    于是刘备去找族中铁匠帮忙,结果铁匠看了看他在地上用泥巴画出来的铁锅样式之后,惊为天人,赶快让他去雒阳找将作大匠帮忙,那样的人物一定能找到可以打造铁锅的能工巧匠。    被人嘲讽了之后,刘备才知道哪怕打造一口铁锅也是要技术的。    笑死,想要开酒楼搞炒菜,却连一口锅都没有,更别说其他的诸多要求了。    逆天改命计划1.0行动,折戟沉沙。    第一次行动失败以后,刘备没有气馁。    他痛定思痛,很快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