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322章 张绣小儿,汝以为吾之剑不利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张绣小儿,汝以为吾之剑不利否! (第1/2页)

    第323章张绣儿,汝以为吾之剑不利否!

    “众将听令,自今日起,典农中郎将以十路纵队为一部,旨为缩短我军运粮距离。”

    官渡战场。

    原本因为跟袁绍对峙三个多月,已经心生退意的曹cao总算是下定决心,效力死守。

    能让犹豫不决的曹cao发生转变,只因为他终于收回到了来自许昌荀彧的回信: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

    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下之大机也。

    袁绍军虽众,而不能用。

    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

    今公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

    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

    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

    惟明公裁察焉。”

    不得不,哪怕如今有着鬼才之称的郭嘉已经渐渐成为了曹cao谋士团队中的首席位置,荀彧之侄荀攸也有了谋主之称,但最了解曹cao心思的人还得是荀彧荀文若。

    仅仅一封信就让原本已经有了放弃打算的曹cao回心转意,重新坚定了信心。

    这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荀彧对于战局的分析十分透彻,并且深入而浅出:

    如今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和曹cao决胜负,这对于曹cao来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不能趁着这个时候以弱胜强,那么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这一点在曹cao带兵离开许昌之前荀彧便已经对他过。

    这一战最关键的就是要速战速决,一旦开战,那便坚决不能放弃。

    因为此战将是决定下大势的关键所在。

    为此荀彧还举帘年楚汉争霸的例子。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两人谁都不肯先退。

    就是因为一旦先退则势屈,进而影响整个未来的战略布局。

    如今曹cao能够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

    在大战之前的前哨战,也就是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都已经取得了优势。

    如今情势已然十分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只要继续坚持,形势在不久之后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

    换句话,现在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良机。

    否则不但浪费了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来之不易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会让曹cao丧失这次至关重要的战略良机。

    收到荀彧回信的曹cao坚定了与袁绍一战的信心,一方面加强自身防守,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寻求捕捉战机。

    在给全军统一思想的同时,他下令后军并用复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

    曹cao这边是坚定了信心,袁绍那边却正好相反。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袁绍拔出手中长剑,朝着南面方向狠狠道:

    “张绣儿,汝以为吾之剑不利否!”

    有一一,这句话从如今的袁绍口中出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只可惜张绣不在跟前,袁绍对着空气发狠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他之所以会这般愤怒,是因为张绣要跟甄宓成亲的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他的耳郑

    消息是从江夏传过来的。

    前往参加诸葛亮跟黄月英婚礼的人并不少。

    特别是诸葛亮祖籍琅琊,如今叔父诸葛玄又被张绣举荐任庐江太守,两人在张绣麾下均得重用,山东老家也来了不少人。

    等到婚礼结束,来往的宾客各自返回,这个消息也就被他们带到了全国各地。

    张绣又没有刻意阻拦,所以袁绍在陈震离开不久以后终于得知了此事。

    袁绍认为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于是他立即下令招回陈震,同时准备发兵攻打张绣,去替儿子报此夺妻之仇。

    嗯,顺便也要替自己报这夺丰之仇。

    跟随袁绍的郭图、审配、许攸等人原本暗中都有龃龉,但当得知此事的时候,第一次统一口径,力劝袁绍不要这样做。

    甚至于被袁绍下狱的沮授得知此事,都托人上书劝谏。

    要知道在袁绍这次出兵之前,沮授一直都认为袁绍不应该出兵。

    如今袁绍打算转而对付曹cao,他却跟郭图、许攸等人给出了相同的建议。

    对袁绍来这简直是奇迹。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最终还是没有出兵。

    但这股邪火却压在心头怎么都发泄不出去。

    所以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待收拾了曹贼,某必灭之!”

    就在袁绍打算等解决了曹cao,再对付张绣的时候,审配突然向他报告了一个噩耗:

    曹cao派徐晃、史涣截击并烧毁了己方的数千辆粮车。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