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速战速决  (第2/2页)
门,只等舒城来援。    魏延见状自是乐得清闲。    扎营围城,只等舒城来援。    再说张绣率大军一路南行,数日之后就来到了皖城之下。    在距城十数里外安营扎寨,张绣立刻就召集众人议事。    “都说说吧,这一仗怎么打?”    跟着张绣的众人已经习惯了他这种议事方式,魏延不在,祢衡便第一個开口:    “我观此城城壕甚阔,水势又深,急难近城,可令军士运土填壕。    再以土布袋并柴薪草把相杂,于城边作梯凳。    我等可立云梯窥望城中,也可骑马绕城观之。    皖城守军不足五千之数,如此只需三日便可探知城中情形。    彼时主公确定攻城方向,便可传令教军士堆积柴薪,会集诸将,就那里上城。”    祢衡说得详细,概括一下就是制造攻城器械,堆积土山,利用这些办法克服城墙的阻碍,达到减少伤亡的目的。    众人闻言纷纷称是。    这是最稳妥,也是最常规的攻城战法。    先前大军兵围舒城,包括皖县在内的附近城池兵力均被抽调,所以眼下稳扎稳打,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众人都这么说了,方案还是祢衡这个总喜欢出奇策的人拿出来的,可以说是安排的明明白白。
    但张绣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这样攻城是稳,但……太慢。    既然要稳扎稳打,为什么不直接奔着舒城去?    就按魏延之前的说法,切断桥蕤跟刘勋的联系,不计损失照样能拿下舒城。    舒城可是庐江郡治,比皖城要强得多——各种意义上都是。    一旦拿下舒城,那就是你可以血赚,但我始终不亏的结局。    但张绣却不愿意那样做。    他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    孙策跑去经略江东,分散了袁术的注意力。    他则是要把水搅得更混,好从中摸鱼。    从桥蕤援助庐江的速度来看,袁术还是很重视庐江的。    所以一旦拿下舒城,袁术后续还要派兵来援。    到时候情况就便成他跟袁术死磕,孙策趁机捞好处了。    赔本的买卖张绣可不干,因此他最终才放弃了舒城,改为攻打皖城。    所以皖城不但要打,还要尽可能快的打下来。    张绣正准备把速战速决的决定告诉众人,忽然发现甘宁并没有附和。    联想到上次魏延献计攻庐江城时他也是这副表情,张绣不禁心中一动:“兴霸,你怎么看?”    甘宁没有令张绣失望。    听到张绣提问,他想了想缓缓说道:“吾以为,当速攻。    文长虽在居巢诱敌,但我等也需考虑被敌军识破的可能。    况且制造器械、堆积土山皆耗时间,皖城守将也可趁机修缮城防,待援军到来,我等将腹背守敌。”    张绣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甘宁继续往下说。    “此外,这几日天降大雨,若在城外消耗太多时间,雨水退去,土地泥泞不堪,到时便想撤军都属不易。”    这就是甘宁提出反对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环境。    其实还有一点他没有说。    那就是连日大雨已经使江河水面上涨。    如果现在张绣麾下这支部队换成水军,再由他这个曾经的“锦帆贼”带队沿皖河走水路攻城,那么将是绝杀。    可惜换不得。    众人一时沉默不语,均是细细思索着甘宁的话。    然而张绣听到这里,便没有再给他们犹豫的机会。    “传令全军,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攻城!”    此言一出,众人俱是心中一凛,躬身答应。    “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