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我真不是中间商啊  (第1/2页)
    “主编,我发现了一个好苗子。”    “晶斌,什么好苗子?”    “主编,您看这篇。”    与陈易沟通结束,王晶斌拿着《落花生》来到了主编办公室。    “落花生?”    主编开始不以为意,一边看,一边说道:“文笔看起来很朴实啊。”    只是。    当全篇看完之后。    主编看了看王晶斌,随后又认真的再看了一遍。    “落花生,好,这篇落花生,写得好。”    做为文学报的主编。    他的眼光何其毒辣。    散文这种文体,要写华丽并不是那么容易。    可恰恰相反。    散文以一种朴素的手法表现出来,往往有的时候比写华丽还要更为困难。    恰恰这篇《落花生》,却是用朴素的手法,表现出了伟大的,并且是人人都能懂的道理。    也因此。    别小看这只是一篇不到1000字的散文。    但这不到1000字的散文里面,字字千金。    “晶斌,这篇散文你给的价格是多少?”    “千字2000。虽然不到1000字,但也给了2000元。”    “千字2000,少了些。”    “主编,这不是我权限不够嘛。我正想向您申请,后面能不能提高一下价格。”    “提高价格自在是没有问题。对了,你说这篇散文是谁写的?”    说完。    主编却是摇了摇头:“不对,不对。”    做为主编。    文学报里面一众好手,他自然是知道的。    并且一些知名的作家,都是直接与他主编联系。    王晶斌更多联系的是一些新人作家,或者是一些中上层作家。    可是。    如此文章,他是很难出现在一些新人作者,以及一些中上层作家手里的。    在他眼里。    这样的一篇文章,更多是出自于那些大师之手。    甚至那些大师,也得在灵感极其爆炸的时候,才能写出如此文章。    “刚才你说发现了一位好苗子,你别告诉我,这是一篇新人作者写的?”    “主编,您猜对了。”    王晶斌点头:“正是一位新人作者写的。这位作者还是学生,目前在紫荆大学中文系读大二。”    “中文系大二的学生?”    主编一愣,然后却是轻轻拍了拍桌子:“了不起,了不起。中文系大二的学生就能写出如此文章,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咦,晶斌,好像你也是紫荆大学的。”    “主编,是啊,这位作者正是我的师弟。”    “不错。这样,晶斌,如果下次你收到这位同学的文章,水平还能保持像这篇《落花生》这般,哪怕稍微差一些,你可以给他开到千字3000的价格。”    “太好了,我替陈易同学谢过主编。”    内心有一些激动。    走出主编办公室,王晶斌正想将这个好消息跟陈易说一下。    这时。    前几天联系自己的老同学“谢文”来了一个电话。    “小谢,什么情况?”    “老王,前几天急着上课,有件事倒差点忘了。”    “什么事?”    “那个,你加陈易微聊了吗?”    “加了,你一说我就加了,而且他刚刚给我发了一篇文章。”    “哦,这家伙写得倒挺快的嘛。你给他开价多少,忘了跟你说,他之前写了一篇散文,我用你的名义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