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党何去何从 (第2/3页)
,一起喝酒。” “大人高见,卑职佩服,既然大人有了对策,下官心中坦然多了,这酒,卑职哪里敢喝,今日还需要在衙门值守,盯着呢,” 而从燕春楼, 被护院和小厮抬出来的杨公子,嘴角还流着血,口齿不清,眼泪都落了下来, 小厮哪里敢让公子再大声说话,安慰道, “公子忍耐一些,马上就回府了,让老爷想办法,” 听到这话, 杨公子总算是安稳些,可心中的委屈和愤怒,始终无法压下去,也不知那和将军为何怕洛云侯,刚来的时候不是挺硬气的吗, 还有贾家,三番五次给自己难看,听说还有荣国府的子弟参加恩科,定然要他们好看,想到了冯家之女冯太英,窈窕的身段,丰润的酥胸,竟被贾家的人败了名声, “走快点,磨磨唧唧的,咳咳!” “是,公子,您还多休息一下,就快到了。” “驾。” 又是一鞭子抽了过去,马车快了许多。 京城北城, 光禄寺卿杨少师的府邸, 今日无事,杨少师请了至交好友,太常寺卿栾公赋和鸿胪寺卿孙伯延二人,到府上小聚,顺便在议论恩科之事,南大人发了话,要所有恩科的考官务必要自省,决不能出错, “二位兄台,今日一聚,倒也是个时候,南大人的话,诸位可听说了?” “咳咳,自然是听说了,而且听得可不少,咱们这些人现在还没转过弯来,” 太常寺卿栾公赋,摸着胡须,虽然是面带笑意,可一脸的莫名之色,让话语,显得言外有意, 鸿胪寺卿孙伯延,摇了摇头,叹叹口气, “也不知内阁的阁老有何安排,考生众多,增了含元殿倒也是理所当然,可是让武勋参与进来,字都认不全,怎么还能做考官,想不通啊。” 武英殿大学士南子显,虽然给不少考官传了信,说了话,可是文官的人,如何能信服武勋,更不要说科举这个天大事了,任命洛云侯为含元殿主考官,襄阳侯作为陪审,不知震惊了多少人, 可惜京城朝局诡异,文官这边还没有人先出声,内阁众位阁臣,更是沉孔寡言,好似不知道一样,诡异得很。 杨少师让下人丫鬟,奉了茶,上了糕点之后,就一挥手,让其下去, 等人走后,关上屋门,才开口, “二位仁兄,此事南大人应该有南大人的苦楚,武英殿难得有机会成为这次恩科的话事人,咱们不也是沾了南大人的光吗, 如果是吏部,甚至是户部的人得了,哪里还有我们这些李党旧臣的位子,首辅大人一再致仕,奈何朝廷和陛下不准,如之奈何。” 二人闻言,脸色有些难堪,先皇在位的时候,李党遍布朝野,把持关键的位子,哪有那些南北小儿出来打擂,可惜,朝堂中央,始终没有他们的位子了,这些年做官,谨小慎微也不为过,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咱们要是不反对,岂不是说,以往首辅大人的门生,不过是欺软怕硬的,那又当如何。” 孙伯延内心还想着是不是借此机会重整旗鼓,再把首辅门生旧部重新整合一番, 现如今朝中虽有首辅大人的不少故旧在里面,都只是香火情,真正的门生只有他们三位,身居高位,其余的早就在首辅大人放权后,另寻高门了, 栾公赋轻轻摇了摇头,倒把心中的疑惑说出, “孙兄,杨兄,我等三人应该再去拜访老师,他老人家当了两朝首辅,怎会没有应对之策,再者说,大公子李潮生,今岁就从参知政事,到了左丞之位,乃是正二品,陛下派去江南的巡阅使景存亮,也是李公的门生,其中是不是有些深意啊。” “说的也对,如今朝政,是南北乡党那些人把持,江南那边的事,吏部那些人如何不知,敢问栾兄,朝廷派景大人去南方所为何事?” 也不怪杨少师不知道,毕竟杨大人被陛下安排,去了不少地方重新安排各地供奉之物,所以京城发生的事也不太了解, 身边的孙伯延小声的说了一句, “还不是为了银子,改稻田为桑田,虎口拔牙,岂是那么好做的。” “啊。怎么会!” 杨少师大惊,江南那边,不说东王府和北王府牵扯其中,就是忠顺亲王周建安,也把手伸了过去,还不算江南士绅豪族,景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