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序章其二  (第1/2页)
    林武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巳时,北京梁皇城内,一大堆朝廷命官在金华殿外殿西偏房等候接见。    早在一年前,历经八年的战事已毕,梁国进入和平年代,厌倦朝政的陈兴武下诏:“朝廷诸事皆由太子代为处理”,将权力下放给太子陈顺秦,自己则天天陪着皇孙们,荣享天伦之乐。    太子居所金华殿便成为了梁国的中央行政中枢。    陈顺秦在金华殿正殿内端坐,听着沈子集等军政大臣汇报政务。    “殿下,山西省平阳府发生洪灾,平阳府尹呈上来的折子说需要三十万银子用于赈灾,我和朱中堂算了下只需要二十五万银子。殿下觉得多少银子用于赈灾比较好?”沈子集站着说道。    “按你和朱正说的来吧。”陈顺秦心不在焉说道。    朱正见洪灾的事情说完,便说道:“殿下,前日震惊天下的保定书生杀人一案,经三司会审敲定,定为犯人为死刑,殿下觉得需要再议吗?”    “再议。定死刑一定要甚之又甚。”陈顺秦反驳道。    陈顺秦满脑子想的是太子妃惠妃徐松韵。    今早起身时,徐松韵贴身丫鬟曼曼跑来和他说太子妃要生了。    自己心急如焚,想去月子房探望,但依照宫廷规矩,除了医妇、收生妇和奶婆可以自由出入,任何人都不可随便进入月子房。    不仅如此,在生产完后三天,孕妇和婴儿都是不可以与外人接触的。    所以陈顺秦再急,都是不能去探望的,只能规矩坐在金华殿内处理政务。    陈顺秦与沈子集、朱正两人又谈了不少内容,见处理得差不多,便让太监李福儿请外官进来。    李福儿跨进西偏房,一抬头便看到外官们齐刷刷的跪着,皇帝和将军常胜坐在桌子上有说有笑的喝茶,便急忙忙的跪了下来。    陈兴武看到李福儿来了,问道:“太子政事都处理完了么?”    “皇上,今天的政事大抵都处理完了,太子殿下现在让我带着外官进去呢。”李福儿有条不紊回复道。    “嗯。朕有事和太子说,外官们晚点再进去吧。”陈兴武起身,向内殿走去。常胜、李福儿和皇帝贴身侍卫、太监们急忙跟着。    众人来到金华殿内殿正殿丹埠,总管太监曾狗儿顶着鸭子腔喊到:“皇上驾到!”随后挑着帘让皇帝先进。    陈顺秦、沈子集、朱正和殿内太监、侍卫们见皇帝来了,纷纷跪了下来,齐呼:“吾皇万岁!”    陈兴武虚抬一只手示意平身,对着陈顺秦说道:“顺秦,惠妃生了,是皇孙。”    陈顺秦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努力平息着自己的喜悦,问道:“是!儿臣知道了。那惠妃和皇子身体如何?”    “两人都安好,三天后你去月子房看看母子俩吧。”陈兴武欣慰的说道。    “是!”陈顺秦遵命道。    “有关皇孙的名字,朕会亲定。”    “儿臣遵旨!”    “恭贺皇上再添皇孙!恭贺太子喜得皇子!三龙同朝,此乃大梁之兴啊!”沈子集、朱正称赞道。    陈兴武看着沈子集、朱正两位军政大臣,再看着陈顺秦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说道:“沈子集、朱正,朕都好久不见了。叫上赢子瑜,你们陪朕散散心吧。顺秦,朕就不打扰你工作了,你忙吧!”    “臣等遵旨!”    三天后,陈顺秦处理完政务后便前往月子房。同时,皇帝的旨意也下来,给皇孙命名为陈南煜。    月子房坐落在梁皇城后宫西北偏处,是除了冷宫,最为偏僻安静的地方。    建月子房的时候,布局是有考究的,一方面是因为妃嫔月事乃至临盆时的污血都是“不洁之物”,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场所的安静,不影响妃嫔正常生产,所以月子房设置在梁皇城的偏僻处。    陈顺秦坐着十二人橙黄色舆骄,走了快半个时辰才到月子房。    月子房主事李盈盈一早就收到了陈顺秦的令旨,带着一众医妇、收生妇、奶婆和宫女在月子房前等候。    众人见太子已到,齐刷刷的一片跪了下去。    陈顺秦踩着李福儿下轿,对跪着的众人喊道:“平身吧。”然后在李盈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