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先天神圣,太易灵光 (第4/5页)
到你真成天帝了。” 太初叹息道:“我们没有感到帝道压制,你是与世尊一般,可以压制自己大道了吗?” “正是如此!” 叶凡托着仙鼎,目光眺望大宇宙边荒,震声道:“我与诸帝共谋仙域,融界开天,要改善环境,让大宇宙升华,日后另类成道亦可活两三万岁,潜心修道之下,未必不能逆天证帝,实现诸帝并立的辉煌。” 诸尊惊叹,天庭当真是宏图伟业,不再图谋个人的仙路,而是要演化真正的仙界,与众生共长生,实现真正的举教飞仙。 “道友不愧是帝尊转世。”张百忍感慨一声,顿时引来叶凡与帝皇的不适应。 前者自然知晓自己是不是帝尊,至于,后者是帝尊的徒弟,对叶凡的身份将信将疑,十分尴尬。 “诸位且在天庭安坐,我去接引诸帝归来,将来咱们共拓九天十地仙域!” 叶凡岔开话题,脚下生出金光大道,赶赴宇宙边荒,与此同时荒古禁区,瑶池圣地之中,同样有仙光飞起。 无始大帝与吞天女帝同时出世,齐齐前来接引诸帝归来,共铸仙域。 “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仙世展开。”金蝉子双手合十,赞叹道:“诸位,将来或许不是成帝,而是成仙了。” 诸尊为之一震,不再安坐,纷纷前往宇宙边荒,要见证历史性的一幕。 混沌气荡漾,两界万道轰鸣,天心印记颤抖,只见青帝立足其中,一只手托着荒塔撑开天地,另外一只手绘制帝符,演化了仙域,补全了两界,极力弥合在一起。 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开天异象! “归一!” “归一!” 诸帝道喝,齐齐打出帝符,共同演化仙域,融合两界,一件又一件仙器飞舞,挥洒仙道法则,定住乾坤,熔炼宇宙! 顷刻之间,混沌炸开,太极演化,一道又一道祖气澎湃,交织错落,演化全新的天地规则,仿佛大道亲临,阐述人世间至妙,揭示唯一真理。
诸尊看得如痴如醉,仿佛阅读混沌仙经一般,道行顿时大涨,而其中收获最大的便是太初,他竟然朝观混沌,暮入帝道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有想到在开天融界的最关键时刻,竟然有人偷家成帝。 “太初大帝!” “新时代的大帝诞生了!” 众生惊天,诸尊侧目,连太初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只能说他这位大帝是应运而至。 诸尊当中,帝皇缓缓说道:“他乃是太初古矿孕育的仙胎,原本注定会成为一个皇道至尊,可惜过早地被太古皇发现,夺了古矿,化作禁区。” “大宇宙本就欠他一个帝位,如今顺应时代成帝,也是天数使然。” “太初古矿。”张百忍露出一丝惊容道:“那他的来历不止太古,这座古矿在乱古,仙古,甚至更早之前就存在了。” “说不定,他真是开天辟地之初诞生的生灵,是真正的太初时代。” 诸尊震动,神话之前,有乱古,有仙古,那个时代太初古矿竟然存在,过去的历史被掩盖了,文明发生了断层嘛。 “太初成帝,时也,命也。” 混沌尽头,有雷光闪烁,一尊凌驾于诸天之上,运转无穷劫力的神圣踏空而来,望向太初问道:“你可愿随我修道?” “你是谁,竟敢口出狂言!”太初大怒,他如今为帝,同大宇宙相合,战力强大到不可思议,便是天帝也与他同辈论交,竟然有人想收他为弟子。 太初大帝含怒出手,那位沐浴雷光的先天神圣淡然一笑,大手一挥,仅仅用了一招先天神雷,开辟了混沌,分化了阴阳,太初便败下阵来。 诸尊震动,当世大帝竟然败了,时代果然不同了! 叶凡上前行了一礼,笑道:“没有想到是世尊第一个归来。” “世尊,浑拓!” 诸尊失声,眼光瞬间就不同了,竟然是那位主导天庭,开辟仙路的混沌帝者。 他这一世的气息完全不同,仿佛新生了。 “你可愿为我记名弟子。”申公豹望向太初,微微一笑道:“我传你太初演混沌之法。” 混沌体,大宇宙第一体质,成道便是混沌天帝的逆天道路。 太初大帝微微一震,不在拘礼,顿时上前一拜道:“弟子太初拜见老师。” 刹那间,诸尊投来异样的目光。 太初大帝熟视无睹,成仙嘛,不寒碜。 “善。”申公豹颔首示意,然后掏出了一块世界石递了过去,笑道:“这是为师在开天过程中发现的神物,你初成道,拿去炼制帝兵。” “多谢老师!”太初大帝大喜,世界石与混沌石是最适合他大道的神料,一直以来难寻,迟迟没有趁手的兵器,没有想到在成帝的第一天就解决,可谓是双喜临门。 一瞬间,诸尊异样的目光再次变化,成了羡慕嫉妒恨。 神蚕道人开着玩笑道:“世伯,您看我的资质怎么样?” 神皇还活着,与申公豹同为天庭天帝,诸尊当中,也只有神蚕道人敢说这种话。 申公豹摇了摇头,淡然道:“你与我混沌无极大道不符,还是去寻你父皇修蜕变大道吧。” 神蚕道人叹息,神皇的大道需要沉睡太久,耗时太多,哪里有混沌体成帝来的强大粗暴。 他其实可以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当一条混沌神蚕,然而申公豹不收,有什么办法。 融界开天事后,申公豹清闲无比,主要是把事情都扔给天帝叶凡处理。 这一段时间叶天帝处理两界事宜,忙得不可开交,想要找当世大帝帮忙,结果发现新帝被申公豹拉到不死山道场传道。 “我的混沌之道,分作六步。” 申公豹淡然道:“太极,太素,太始,太初,太易,这是混沌的五个阶段,可以互相演化。” 太初大帝恍然大悟,明悟世尊收自己为徒的原因。 老师收弟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延续道统,传道弟子,传承自己意志,开拓自己的道路。 另外一方面是弟子与老师的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