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笑皆智慧,往来全美人(万字大章,求订阅收藏打赏!) (第2/5页)
欢扯了一下缰绳。 司马迁忙问道:“侯爷,那水泥……” “有法子了。”李欢沉吟道:“我此前陷入到了一个思维误区,铁犁是中空的套在木质的犁头上,这样可以减轻整个曲辕犁的重量和造价,方便耕地,那既然是这样,我为什么不能制作出来中空的铁齿,也套在修剪好形状的硬木上固定好了,然后通过水力风车转轴的带动,铁齿就可以绞碎了成块的水泥?” 司马迁完全用心记住每一个文字,李欢接着说道:“铁齿搅碎之后的水泥,还需要放进石槽内,继续春碎,这一步倒是轻松了许多,先前洗衣服你都这么干过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做如何?” 原本只是充当一个记录者的司马迁,咋咋唬唬的听到这话后,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 毕竟,上一个督造水泥窑的人刘陵,直接就被张汤带走了。 “君侯说笑了,您不常说,术业有专攻,这事儿还是交给下边的匠人们去做吧?” 李欢澹澹道:“你记在史册上的东西,是要流传于后世的,那如果我们的技术在未来失传,后世人就只能在史册中寻找这些制作办法,如果后世人照着史册做不出来,你说是谁的过错?”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司马迁可以欺之以史。 司马迁立刻就肃穆地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李欢又忍不住一阵鄙视,他很想说你完成个der,还不都是你动动嘴,下边的匠人们怎么做? 要不是如此的话,自己又怎么可能真的让你这么做? 安阳城外的大道已经初具规模,工地上管吃管喝的优惠策略,瞬间就让许多打着白嫖心思的百姓们,汇聚到了此处。 毕竟,在他们看来,做事儿管饭,就等于白嫖。 司马迁看着马蹄踩踏而过的地面,忍不住感叹道:“单独是来做工的人,就已经有两万之众,这还是有意控制的结果,否则的话只怕会更多。” 李欢翻身下马,走到边上的水沟扫了几眼,然后解开裤子放水,这让许多伸长了脖子,以为侯爷又要做出什么重要指示的人瞬间呆住了…… 于是,一大群男人解开裤子,逆风放水的壮观场景,就出现在了安阳县外的大道上。 水沟里尚未通水……百十号人这么干完后,那味儿顺风十里飘…… 于是,进进出出很多的人到了这里,嗅到这味儿后,下意识的发动了联想,逆风放水有人又高又远,有人湿了半边鞋…… 李欢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无意之间的举动,会弄出这么大的笑话来。 但那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宽敞明亮干净的大道上,随处可见牲畜粪便,李欢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如果不加管理,如此而已只需要数年,这条水泥道路上就会被牲畜粪便覆盖,那么自己修建这条道路的初衷又在何处? 司马迁就像是蜕变成为了李欢肚子里的蛔虫,侯爷一皱眉,他立刻就心领神会道:“这些牲畜粪便,本是田地里的好料,只是侯爷不点头,没人敢来拾取。” “粪都是我的?”李欢哑然失笑了。 司马迁却很认真:“这安阳县外,记录在册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一水一溪,是陛下赏赐给侯爷的,那就是侯爷的,天地之间,雷霆雨露,陛下说是侯爷的,哪就是侯爷的?” 李欢一时间感觉太阳照在身上,隐约有些微寒。 “就这样没意思,分发告文,划定一定的距离归属于某人清洁,不仅这上边的粪便归属于此人,每月还能领取到月俸。” “过矣。”司马迁摇头:“侯爷尚未收取过路费,又何必支出月俸?” 李欢又是一惊,原以为自己是李扒皮,没曾想身边隐藏着一个真正的司马扒皮,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自己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大地主! “那……收费……嗯,收费……”李欢沉吟着:“路费该怎么收费?” “但凡是进入安阳地界,走上水泥路,都需要交费一个大钱。” 正在李欢觉得自己想多了,司马迁还是那个人民的司马迁的时候,却看到司马迁咧嘴一笑:“按照人头算,一个人头,一个大钱,车马另算,两轮四个大钱,四轮不要钱。” “你……”李欢愕然一惊。 “君侯不是说,想要把四轮马车推广开来?那只要用上我们安阳县的四轮马车,不就不用交钱了?更何况,四轮马车确实是比两轮的更加能载重,也更加适合各种地面。” 司马迁回想着霍去病驾车冲锋的样子,就忍不住感叹。 “入城免费。”司马迁又补充了一句。 李欢差点笑出声:“集市和厂房都在城外,入城与否,早就已经成为了无足轻重的东西,算了,那合适的人没来之前,和你说这些,完全就没什么意义,你又不是商贾出身。” “君侯说笑了,下官虽然不是商贾出身,但是下官最近在撰写货殖列传,对商贾之事,还真是非常了解的。” 李欢眉宇之间流露出沉思之色:“那你说,市场该怎么收取?” “君侯虽有专人,但下官却也愿意斗胆进言,若君侯想要安阳县变成巨大的商业圈子,那收取两成,最为合适。” 李欢轻哼一声:“老子都怀疑,你是不是收了黑钱,敢这么说?” 这时候对商贾的重税,已经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两成? 那些开自己荒地荒山种地的人,还他么四成税呢! 司马迁摇头道:“这些商品,君侯自己让人运出去,走陆路比不上走水路,先前下官就听说,君侯在研究船舶的问题,这不就是君侯常说的漕运?” 李欢眼帘低垂着,等着司马迁继续忽悠自己。 “商贾之属,极为看重时效,漕运若是真的能如君侯所言那般发展起来,漕运可收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