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泰的故事_第五十六章 联系询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联系询问 (第1/2页)

    宁泰一只手托着那几个画轴,缓步来到道观后院。

    三个小屋并排而立,皓首老道正站在中间的屋前,笑容可掬的望着他。

    “师兄。”少年来到近前,打了个稽首,双手托着画轴递过去,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小子身无长物,路上得了几幅古画,还望师兄不要嫌弃。”

    “师弟客气了。”老道接过那几轴画卷,也不去看,只利索地收在袖口中,侧身虚引:“快快请进。”

    屋子不大,左边有一张大桌,桌上铺着宣纸,笔墨未干,桌后靠墙是一个古朴的百宝架,架子上摆着一些书卷和瓷瓶,两侧墙上挂着三五幅画,画的具是山水云海。

    昨日他已向段连胜打听清楚,岚山爱画,特别对山水景致情有独钟,所以才特意选了几幅当做拜礼。

    屋子右边有一方宽大的矮榻,上面放着两个蒲团和一张圆桌。

    “陋室简单,叫师弟见笑了。”岚山脱了鞋,迈上矮榻,盘膝坐在靠里的蒲团上,指着对面:“坐。”

    “若非放不下家事,小弟也想找个似这般的小屋静修啊。”

    宁泰学着岚山,脱了靴子,团坐在老道对面,也不客气,直奔主题道:“在下于旅途中引气成功,尚未回转宗门,许多事都是不清不楚,还望师兄不吝赐教。”

    岚山对于面前年轻人的直接了当并不以为意,反而坦言笑道:“赐教不敢当,吾停留练气境多年,不得寸进,天赋比之师弟有如云泥。”

    顿了顿,老道继续说道:“但师弟未入内门,尚未启蒙,于修道根基少了见识,老道却是可以予你好好说说。”

    “还望师兄启点蒙昧,让小子开阔眼界。”

    少年恭敬行礼,满脸虔诚,眸子里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岚山不慌不忙的从袖口取出一口漆黑香炉,炉中有半下香灰,当中插着根小指粗的香。

    将香炉放在桌上,老道撮指燃起一点火苗,凑在香头,便有清心的气息快速弥散开来。

    宁泰轻嗅一下,便觉之前满心的期许和欣喜瞬间消散,思维平复,神清心舒,念头泰然,心绪朗达。

    见他表情收敛,眼神清明,岚山这才开口诉说。

    “待师弟回转宗门后,便可晋为道籍,进入内门下院修行。”

    百姓口中的仙籍,在宗门中的正式称呼是道籍。

    宁泰是知道内门分为上下两院的,却并不清楚两者之间的不同,于是插嘴问道:“请问师兄,内门上下两院有何区别?”

    “五十岁之前突破练气后期者,便可进入上院。”岚山笑容和蔼,语气平和:“入了上院,便可拜师,有了师承,才得真传。”

    顿了顿,老道叹气道:“吾与上院失之交臂,可惜可叹,若当时再努力几分,该不是现在这番模样的。”

    宁泰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好借着提问,岔开话题。

    “下院也如外门那般,是自行摸索着修行吗?”

    “下院设有六庄,庄内有道吏三人,专做教习传道之事,且都有广结善缘之心,对本庄修士有问必答,外门却是无法可比。”岚山收起哀怨,继续说道:“广法庄善道术、律清庄精御物、肃乾庄画符篆、镇坤庄布阵法、补洪庄通炼器、采精庄学制丹。”

    “六庄各有所长,却非不可同学,律清与补洪情谊深厚,广法和镇坤相交莫逆,采精庄制的丹药、肃乾庄画的符篆,都是修士必不可少之物,哪个庄子也是不敢得罪。”

    说到这,岚山笑问:“修士无法决定去往那处庄子,这事还得看缘分。”

    宁泰愣了一下,忙追问一句:“为何如此?”

    老道眯着眼盯着少年眉心瞅了瞅,只觉那处有一抹浅淡的紫辉,又以为是他面黑毛粗的缘故,摇头道:“那下院之中有一法宝,名为道源鉴,凡入内门者,必要在那宝贝前照一照,一来防备jianian人偷学,二来可定去处。”

    宁泰微微挑眉,但他不知道下院还分六个庄子,更不清楚还有要去照那个什么“道源鉴”。

    “多谢师兄指点迷津。”

    他略拱了拱手,收敛神色,绽放笑容,很真诚的道了声谢,心底却泛起嘀咕,不知那“道缘鉴”会不会窥破他的秘密。

    “以师弟天赋,前程似锦自是不必多说,但我倚老卖老再多说一句。”

    少年忙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师兄阅历丰厚,所说之言对小子皆有大助,多得一句都是赚了。”

    “吾初入内院,去了广法庄,每日研习道术,雄心勃勃,妄图学尽术法,却不想道术繁杂,浩如烟海,一头扎入其中,迷失道心,至使蹉跎一生,再不得寸进。”

    叹了口气,岚山讪笑道:“师弟莫要如我一般,当要以术学法,以法窥道,切不可失了主次。”

    “师兄良言,小子谨记在心,莫不敢忘。”宁泰躬身施礼,笑道:“师兄最近又有进境,或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来不及了。”岚山神色略显落寞,摇头叹气道:“寿数将近,已无凝液的希望了。”

    从道观出来,宁泰沉默不语地沿着街道缓步而行,思绪纷飞,始终想着那“道源鉴”的事。

    老六默默跟在后面,不敢言语,只寻思怎地主子从那观里出来,就成了这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待到了府宅,宁泰并没有回湖边的院子,而是独自一人走进了那片林子,他打算联系姜薇,询问她是否知道类似“道源鉴”的东西能不能窥破穿越者的秘密。

    寻了一处空地,少年背靠大树,蹲坐在地上,拿出养灵袋后,又谨慎的向周围看了看。

    确认了安全,宁泰这才将传讯蛊从袋子里取出,也许是因为疏于喂养的缘故,蛊虫的的精神不大好,耷拉着触须,肚子干干瘪瘪的。

    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